产业生态圈洞察:政策积极有为 见效尚需耐心
“打破常规”,宏观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近期宏观政策综述:12 月9 日,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12 月12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总体来看,年末重磅会议均释放了较为积极的宏观政策信号,有助于稳定预期,提振信心。从工作重心看,2025 年财政政策将积极加码,且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货币政策也将适度宽松,适时降准降息,通过打好政策“组合拳”,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
政策展望:从总量的角度来看,明年我国将处于“财政为主,货币为辅”的“双宽松”政策环境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货币政策将适度宽松,适时降准降息。预计2025年财政支出规模将明显扩张,并且将加大对民生、消费领域的投入。
货币政策基调时隔十五年,再度重回适度宽松,也意味着更加明确的货币宽松取向,或将有不止一次降准降息。
9 月份以来,央行行长潘功胜多次提到“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或意味着本轮宏观政策发力将以财政扩张为主,货币政策为辅协同财政发力。因此,本轮宏观政策加码或将主要通过财政赤字扩张、财政支出大幅增加的形式对经济进行刺激,并逐渐向价格、企业盈利、居民收入预期传导,进而推动经济修复。
从重点工作内容来看,政策发力重心开始向消费、内需逐渐倾斜。此次会议扩大内需重回重点任务首位,且对加强民生福利保障、促进消费的表述增多,显示出高层正视“低通胀压力”,更好地统筹和平衡好发展重心,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对症下药”。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