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周报:为何近期30Y-10Y国债利差走扩?
对比23 年的年末行情与24 年的年末行情,同样是利率下行,但去年30Y-10Y国债利差在波动中收敛,今年利差却走扩。为何出现这种差异?
首先,配置力量的差异。去年年末,保险公司是超长债的第一大净买入机构,尤其是在23 年12 月下旬加速配置超长债推动了30Y-10Y 利差的快速收敛;农商行是最大的净卖出机构。而今年年末,基金公司是第一大净买入机构,而基金的负债端远不如保险稳定,股份行是最大的净卖出机构。
其次,对于超长债监管的担忧。本轮利差在12 月10 日~11 日突破此前15BP~21BP 的区间,彼时30Y 国债利率突破9 月盘中2.1%的低点,12 月11 日上证报发表文章《理性看待债市大涨 莫忽视背后风险》、央行12 月18 日约谈了本轮债市行情中部分交易激进的金融机构,市场对于长债利率的监管产生担忧,受此影响30Y-10Y 利差走扩。而去年年末并没有今年的“监管担忧”,超长债情绪火热,换手率持续走高。
最后,超长债供给的差异。超长期政府债发行会对30Y-10Y 国债利差造成扰动。24 年11 月至12 月20 日,受2 万亿化债专项债发行的影响,十年以上政府债净发行量高达2.2 万亿,是去年11-12 月规模的3.3 倍。年底处于发债空窗期,供给层面对30Y-10Y 利差的影响逐渐消退。
随着年底供给空窗期来临,若后续保险机构年底为了弥补资产负债久期缺口而加大超长债配置,或推动30Y-10Y 国债利差收窄。若监管加强对超长债的风险提示,如卖出超长债,或推动利差的进一步走扩。我们认为收窄的概率可能更大。
债券市场:
1、央行净回笼,资金利率下行。
2、收益率延续下探,短端表现强势。
3、超长债缩量上涨,基金久期高位略降,长债换手率略升,杠杆率年末季节性回升,隐含税率收窄。
4、利率债净融资环比下降。同业存单净融资额环比下降,发行利率下行。
经济数据:11月财政支出仍处于扩张区间,12月LPR两大报价维持不变;12月以来,二手房成交同比增幅收窄,汽车消费保持高增,工业生产表现偏弱。
海外债市:美国11月核心零售销售低于预期,通胀数据降温,美联储12月鹰派降息;海外债市中,美债下跌,新兴市场多下跌。
大类资产表现:美元>中债>沪深300>可转债>原油>沪铜>沪金>螺纹钢>生猪。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进程不及预期,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监管政策超预期,风险偏好变化。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