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周报:缺乏冬储的淡季

笃慧/高亢 2024-12-22 00:00:00
股市要闻 2024-12-22 00:00:00 阅读

  中信钢铁指数报收1,574.10 点,下跌2.71%,跑输沪深300 指数2.57pct,位列30 个中信一级板块涨跌幅榜第18 位。

      重点领域分析:

      投资策略:本周市场科技股表现突出,相对资源股和商品价格欠佳。美联储本周“鹰派降息”尽管降息幅度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持平,但摘要同时宣布2025年仅打算降息两次,而非此前普遍预期的4 次。受此影响美元再度走强,金融属性较强的有色金属受到压制。黑色商品受煤炭供给增加的影响,成本支撑减弱也表现不佳。因此进入淡季后,市场对涨价预期不强,即使库存极低,也没有激发今年冬季中间商的冬储意愿。我们本周发布了2025 年年度策略《告别放任的年代》,对于明年的中国经济恢复我们抱有乐观态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财政宽松和货币宽松的定调是主要的亮点。如果看的长一点,财政政策转向宽松有重要意义,这也是近期推动经济持续反弹,中期推动经济恢复正常的关键。由于2018 年以来财政政策取向长期偏紧且过去两年财政政策执行很差,多数人低估了财政政策取向转向宽松的意义,低估了财政政策及其执行相比过去两年改善的幅度。需要更长的时间,也需要更多政策效果不错的证据来改善公众和投资者的预期。今年经济工作会议中也明确提出产业政策上“反内卷”提上日程,在工业化成熟期需求端波幅下降后,供给是承担产出缺口扩张的核心要素。如若后续产业政策有更大力度的收缩,配合低库存,行业盈利恢复值得期待。目前行业部分公司处于价值低估区,行业未来存在修复的机会(详见国盛证券华菱钢铁深度报告、南钢股份深度报告、宝钢股份深度报告、新钢股份深度报告)。继续推荐底部估值区域的华菱钢铁、南钢股份、宝钢股份、新钢股份,受益于油气、核电景气周期的久立特材,受益于管网改造及普钢盈利弹性的新兴铸管,受益于煤电新建及油气景气周期的常宝股份,以及受益于需求复苏和镀镍钢壳业务的甬金股份,建议关注受益于煤电新建及进口替代趋势的武进不锈。

      铁水产量下滑,库存降幅维持。本周全国高炉产能利用率及电炉产能利用率回落,国内247 家钢厂高炉产能利用率为86.1%,环比-1.2pct,同比+1.4pct;91 家电炉产能利用率为52.0%,环比-0.1pct,同比-10.1pct;五大品种钢材周产量为849.9 万吨,环比-1.3%,同比-6.2%;本周长流程产量继续回落,日均铁水产量下降3.0 万吨至229.4 万吨,近期钢厂淡季减产检修增多,盈利偏弱背景下钢材供应减少;库存方面,本周五大品种钢材周社会库存为767.8 万吨,环比-1.1%,同比-11.2%,钢厂库存为350.6 万吨,环比-3.4%,同比-22.7%;钢材总库存环比下降1.8%,降幅与上周持平,其中螺纹社库厂库降幅较大,热卷社库持续累积;本周由产量与总库存数据汇总后的五大品种钢材周表观消费870.7 万吨,环比-1.2%,同比-1.7%,其中螺纹钢周表观消费238.7 万吨,环比+0.4%,同比+0.3%,本周五大品种钢材表需普遍走弱,淡季特征明显,建筑钢材周成交量为10.9 万吨,环比上周下降5.3%;本周钢材现货价格偏弱运行,主流钢材品种即期毛利略降,247 家钢厂盈利率为48.5%,环比+0.5pct。

      粗钢产量同比回升,消费持续复苏。据wind 数据,2024 年11 月粗钢产量7840 万吨,同比增2.5%,日均产量261.3 万吨,环比降1.1%,1-11月粗钢产量92919 万吨,同比降2.7%;8 月以来政府类债券的发行显著提速,11 月地方债净融资额达1.19 万亿,创出去年11 月以来新高。11 月经济数据显示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同时消费、服务业、进出口持续复苏,钢铁需求下游中家电、汽车,建筑装潢零售额分别增长22.2%、6.6%、2.9%,板材类需求进一步回升。后续行业供给端调控及转型升级预期升温,叠加需求改善趋势,钢材中长期基本面有望持续好转。

      钢管企业持续受益于煤电装机提升及油气景气预期。根据Wind 数据,2024年1-10 月国内火电投资完成额为1008 亿元,同比增长28.2%,核电投资完成额997 亿元,同比增长48.8%,在当前能源自主可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背景下,煤电与核电机组建设相关标的有望显著受益;另外油气开采及输送管道相关标的有望受益于油气行业景气周期。

      风险提示:国内产量调控政策超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料价格超预期上涨。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