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周报:供需双弱 钢价维持震荡

马金龙/马野 2024-12-22 00:00:00
股市要闻 2024-12-22 00:00:00 阅读

  行业观点:钢材价格或维持震荡走势

      事件:截至12 月20 日,五大品种螺纹钢、线材、热轧、冷轧、中板价格分别报收3489 元/吨、3807 元/吨、3474 元/吨、4208 元/吨、3559 元/吨,周环比变化-1.14%、-0.84%、-1.65%、-0.48%、-1.11%。本周五大品种产量849.94 万吨,周环比下降1.25%。247 家钢铁企业日均铁水229.41 万吨,周环比下降1.32%,高炉产能利用率86.13%,高炉开工率79.63%,较上周分别下降1.15 个百分点和0.92 个百分点。短流程企业,电炉产能利用率52.79%,电炉开工率69.89%,较上周环比下降0.19 个百分点和上升2.57 个百分点。库存方面,本周钢材总库存1118.40 万吨,周环比下降20.74 万吨。其中社会库存环比下降8.32 万吨至767.79 万吨;钢厂库存环比下降12.42 万吨至350.61 万吨。需求端,本周五大材合计消费量870.67 万吨,周环比下降1.25%。其中,螺纹钢、线材、热卷、冷轧、中板本周表观消费量周环比分别变化+0.43%、-1.23%、-1.51%、-2.35%、-2.66%。成本端,根据钢联数据对于114 家钢厂铁水成本统计,本周样本钢厂铁水成本(不含税)2558 元/吨,较上周增加2 元/吨。吨钢毛利方面,截至12 月20 日,高炉螺纹钢、热轧板卷、冷轧板卷吨钢毛利分别为-178 元/吨、-180 元/吨、+204 元/吨,周环比变化-2 元/吨、-25 元/吨、+14 元/吨。根据Mysteel 统计的247 家钢铁企业盈利率,本周48.48%的样本钢企处于盈利状态,较上周上升0.43 个百分点。

      观点:本周行业呈现供需双弱的情况,五大材及铁水产量周度环比均有所下滑,主要系目前基本面仍然较弱,且钢厂阶段性减产导致供给有所收缩。我们认为,目前钢铁企业挺价意愿相对较强,且生产端并未由于宏观利好而大量扩产,生产端相对理智,使得短期供给或难以大幅释放。较低的供给叠加目前低库存情况,或对短期钢材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但目前进入政策空窗期及淡季阶段,钢材价格或受到实际基本面压制。因此,我们判断,钢材价格短期不改震荡走势。

      股票观点:关注优质钢企估值修复机遇

      截至12 月20 日,钢铁(申万)指数报收2182.73 点,周下跌2.81%。同期万得全A 指数报收5173.27 点,周下跌1.08%。

      估值角度看,板块整体市净率0.97 倍,处于近五年46.53%分位。其中,冶钢原料当前市净率1.53 倍,处于近五年的14.19%分位;普钢当前市净率0.79 倍,处于近五年57.80%分位;特钢当前市净率1.42 倍,处于近五年12.17%分位。

      我们认为,未来板块逻辑主要关注方面:

      一. 强烈看好低估值钢铁公司价值修复:a)虽然近期行业盈利差,但受益于2016 年供给侧改革成果,大部分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可用现金、未分配利润等指标优良,股价明显低估。b)钢铁板块破净公司集中,多家破净公司主动维护市值。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多家公司已发布或实施回购计划,主动发力维护市值。c)钢铁行业即将迎来反转拐点。

      史上最大规模化债以及地产扶持政策陆续出台,下游需求将明显改善。前3 年行业盈利持续下滑,中小企业开始出清,行业格局持续优化。供需同时发力,拐点即将出现。建议关注破净、优质标的:三钢闽光、华菱钢铁、新钢股份、新兴铸管、首钢股份、宝钢股份、南钢股份。

      二. 地方化债有望带动管道公司需求释放。11 月8 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11 月8 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2024 年开始,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 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 万亿元。再加上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 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 万亿元。在此之前,发改委新闻发部会再次提及城市管网更新改造,地方管网建设改造未来5 年预计达到总量60 万公里,总投资需求4 万亿。优先解决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管网改造,加快具备施工条件的项目今早开工。

      中长期加强管网建设改造任务。周六财政部发布会再次提及要加大力度解决地方债务风险。我们认为,管网需求有望在政策支持叠加地方政府投资回升的背景下,释放有效需求。建议关注:新兴铸管、友发集团、金洲管道。

      风险提示:钢铁企业大面积复产,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