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2025年度投资策略(利率债):拥抱流动性 关注预期差

齐晟/王静颖 2024-12-22 00:00:00
股市要闻 2024-12-22 00:00:00 阅读

  研究结论

      对于未来债市,我们认为重要关注点有三方面:一是流动性宽松仍将是债牛重要驱动力。在“宽货币+宽财政”组合下,预计货币政策将继续在资产供给加码时进行相应宽松操作,资金面随着财政发力的节奏波动,但在货币宽松对冲下,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二是基本面在债市交易中权重或提高。2025 年基本面端的关注点预计在两方面,一方面,继续关注稳增长政策端的发力,若力度显著超预期,带动市场对基本面预期的显著改善,仍可能带来利空。不过鉴于财政资金向化债倾斜,财政收入增长动力不足,财政加码对基本面的实际效果仍需视资金用途、财政收入缺口等情况而定。同时,从财政政策效用角度,通过政府消费支出带动消费回暖,成为今年以来财政政策新的发力点。这与历史上财政政策发力手段不同,也将使得最终政策起效的观察周期拉长,在此过程中,货币端配合重要性增强,对债市更偏利多。

      从海外经验来看,政府消费的增长往往与利率下行同时发生。另一方面,密切跟踪基本面端修复速度,一旦经济数据或金融数据出现连续超预期改善,可能使得债市陷入宽货币与宽信用交织的纠结状态。

      三是机构行为端,银行资负缺口或仍存在,非银对高票息资产端的追逐也将继续。

      由于承接政府债供给、维持收益率曲线陡峭化等原因,大行资产配置端存在一定刚性,叠加存款端受到严格规范,大行资负缺口或将延续,未来需要依赖于特别国债补充资本金,以及央行积极投放偏长期限流动性加以缓和。而小行,尤其是农商行类存款相对贷款较为坚韧的银行则面临资产荒问题,使得其对参与债市具有较强诉求,未来监管情况可能决定了其对债市参与情况。非银方面,对高票息资产收益的挖掘将继续,但负债端增长动力边际减弱或使得资金波动加大。相对于今年,市场对未来权益市场预期边际好转,叠加利率水位逐步变低,收益水平减弱,理财负债端扩张速度可能较今年边际减慢,叠加当前市场对明年政策利率下调、流动性宽松存在较为一致预期,潜在使得债市杠杆率加大,资金需求将进一步抬升,或使得资金面或市场利率波动加大。不过,即使非银负债端扩张速度放缓,但扩张的方向难以改变,资产荒格局也将持续。

      从预期差的角度看,目前市场对25 年债市普遍乐观,尤其对流动性一致乐观,对短期基本面预期也较为一致,而对中长期基本面变化存在较大分歧。我们认为在流动性层面,对央行货币政策端一致乐观出现预期差的概率较低,但机构行为层面可能存在预期差,使得流动性宽松程度低于预期,这虽不影响利率下行方向,但会影响市场对债市利率合理估值的判断,从而影响利率下行的幅度和节奏,具体可关注以下两方面:第一,银行资负缺口或仍存在,央行能否有效及时缓解尚存不确定性;第二,24 年非银负债端持续流入是市场体感流动性宽松的核心因素,甚至超过了央行货币政策端的重要性,而25 年非银负债端的波动或将增大,若负债端流入速度放缓,可能会使得流动性宽松低于预期。基本面层面,中长期分歧如何统一也是值得关注的变量,但基于目前情况线性外推很有可能得到错误答案,需要在25 年加以密切跟踪。

      综合以上三方面关注点和预期差的分析,债市短期内仍处利多环境,风险可控,但随着时间推移,资金面的不确定性,以及基本面向何方向统一,可能会造成债市风险逐步累积,因此我们对25 年债市方向依然保持乐观,建议保持久期策略进入25年,进入新的一年后,对债市节奏的把握或将比方向和点位的判断更加重要,建议重点关注固收资管产品负债端变化,随后可逐步增加基本面变化的权重,在风险因素出现后及时调整策略。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信用风险暴露超预期;海外突发事件;经济基本面变化超预期;数据统计可能存在遗误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