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研究周报:配置迎变局 重视高股息
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冲击已逐步消化,但国内经济基本面改善不足,政策定调及预期落地,预计A 股将重新回归震荡格局。配置上,当前正处变局期,可关注有估值或景气支撑的消费品如汽车、家电家居、农牧。AI 扩散补涨的通信、电子。以及价值渐显的高股息板块如煤炭、银行、油化。
市场观点:政策渐近空窗期,市场回归震荡
基本面复苏未超预期,继续关注政策发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逐渐进入到政策和重大会议的空窗期,类似前期催化市场上涨的锚即重大会议或重磅政策期待,将逐渐冷静。同时经济基本面变化缓慢,11 月经济数据并未延续进一步改善态势,市场对基本面改善的弹性和持续性均持观察态度,因此短期基本面的支撑有限。因此市场有望逐步回归震荡态势,等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磅政策落地。海外方面,尽管美联储鹰派表态较强硬,但美股已充分消化,叠加11 月美国核心通胀并未再度上行,预计不会再形成新的抑制。
市场热点1:如何看待12 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后续影响如何?12 月FOMC议息会议降息25BP、同时对后续降息维持鹰派态度。根据美联储最新公布点阵图显示,2025 年降息幅度预期较9 月议息会议的100BP 收窄至50BP,同时将中性利率进一步从2.9%上调至3%。尽管美联储鹰派表态较为强硬,但短期内市场已充分消化,叠加11 月美国核心通胀并未再度上行,预计不会再形成新一轮抑制。
市场热点2:如何看待11 月宏观经济数据以及后续政策发力?基于10-11月宏观数据和12 月高频数据拟合,四季度GDP 增速5.1%左右。政策支持领域如家电、汽车、地产销售等数据偏暖,推动缓解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但11 月经济数据并未在10 月基础上进一步回暖。因此,后续政策如何接续发力,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政策落地节奏和力度需密切关注。
重点可关注:12 月21-25 日人大常委会是否宣布地方政府化债节奏、举措,2025 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接续以及加力扩围等。
行业配置:高股息配置价值越发突出,成长科技临近阶段性尾声12 月第3 周行业配置多方向活跃,其中AI 行情从前期传媒、计算机扩散至通信、电子补涨,这可能预示着成长科技行情临近尾声。消费分化,前期涨势汹涌小微盘领跌,而汽车、家电家居等有政策预期方向涨幅靠前。
银行等高股息方向逐渐活跃,有望迎来阶段性配置机会。当前市场可能正处于配置变局的临界点,具体可关注三条主线:1)消费系统重要性提升下,有估值或景气修复的消费品,包括汽车、家电家居、农牧(生猪)。2)成长科技板块中的潜在扩散方向,包括通信、电子。3)高股息领域配置价值渐显、性价比提升,包括煤炭、银行、油化。
配置热点1:如何看待当下高股息风格的配置价值?924 行情至今市场上涨、交投活跃、个人投资者交易主导下,高弹性成长科技、小微盘风格领涨,反之红利品种涨幅靠后不及市场平均水平。但往后至春节前,政策空窗期叠加经济数据缓慢变化有望使得市场回归震荡、交投情绪阶段性回落,前期累积高额涨幅的高弹性品种性价比下降。同时近日国资委发文鼓励公 司分红、新考核周期来临下保险等绝对收益资金有配置诉求且偏好稳定资产,因此高股息资产迎来阶段性配置机会,预计在春节前都将具备良好价值。
配置热点2:如何看待医药行业的配置价值,哪些方向相对性价比更高?药品流通领域相对其他医药方向性价比更高,其他领域受抑制仍较突出。化学制药无论是原研药还是仿制药均受到了集采大幅降价的影响,近期集采再现90%以上降价幅度对该领域抑制再显。医疗器械近期同样出现了60%以上的降价集采,尽管对一些高新高尖仪器可以适当加价,但仍存在一定抑制。医疗服务受经济和收入预期抑制,作为典型的可选服务消费,景气仍低。而药品流通存在以价换量的逻辑,因此相对而言更好。
风险提示
政策速度力度、经济基本面修复不及预期;市场一致性行为加剧波动;美联储政策鹰派风险;对政策和市场理解存在偏差;外部出现新变故等。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