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互联网行业点评之八:两大星座组网进入常态化 把握产业投资趋势窗口期
本期投资提示:
事件:根据中国航天公众号新闻报道,12 月16 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1 组卫星。 12 月17 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220 吨级大推力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成功完成首次整机试验。
两大星座进入常态化组网阶段,商业模式有望加速闭环。根据中国航天公众号新闻报道,垣信“千帆星座”已完成3 次共54 颗组网星发射,星网完成首次低轨组网星发射。两大星座已进入常态化组网发射,随着星座组网星不断发射,预计新一轮卫星制造招投标将持续落地,有望带动核心配套标的业绩释放。此外预计两大星座2025 年将具备全球组网能力并开展商业试点应用,手机直连、车载等卫星互联网商业模式有望实现闭环,从而进一步加速国内星座建设。
火箭技术不断突破,卫星发射成本有望快速下降。根据中国航天新闻披露,由航天科技六院研制的220 吨级大推力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成功进行了首次整机试验,标志着我国大推力氢氧发动机试验能力正式形成,为重型运载火箭和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研制奠定动力基础。根据中国航天披露,预计2025、2026 年将开展两款可回收火箭验证。我们分析认为,随着火箭制造技术不断进步及可回收火箭加速应用,国内卫星发射成本有望快速下降,进一步带动星座建设加速并提升国内卫星互联网服务全球竞争力。
两大星座组网进入常态化,将逐步由主题投资进入产业投资阶段。1)长期看,太空资产将成为全球大国新一轮竞争热点,从军事意义及6G 通信技术发展看,国家将持续加大投入,推动行业发展。2018 年至今,在国内政策引导及社会资本的推动下,商业航天已从产业导入期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期,2024 年以来国内卫星制造及火箭发射技术不断突破,国内星座建设将持续加速。2)中期看,随着2024 年千帆星座已完成3 批次54 颗组网星发射,星网完成首次低轨组网星发射,国内两大星座已进入批量组网发射阶段,产业链核心配套标的将迎来业绩兑现期。3)短期看,卫星互联网行业近期催化密集,且预计仍有发射及招投标催化,具备持续上涨基础。我们分析认为随着后续订单落地,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且规模效应将带动卫星制造及火箭发射成本不断降低,叠加下游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卫星产业将逐步由主题投资进入产业投资阶段。
重点关注标的:1)卫星通信运营:中国卫通;2)卫星地面站及测运控:震有科技/中科星图/七一二/长江通信;3)应用终端及芯片:海格通信/盟升电子/华力创通/信维通信;4)卫星载荷:上海瀚讯/信科移动/创意信息;5)卫星天线:国博电子/航天环宇/盛路通信/铖昌科技/臻镭科技;6)卫星单机:佳缘科技/天银机电/航天智装/航天电子/智明达/银河电子/乾照光电;7)卫星整星:中国卫星/上海沪工;8)火箭制造:铂力特/斯瑞新材。
风险提示:卫星互联网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