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周报:“偿二二”过渡期延长 或助力险资入市

徐康 2024-12-22 00:00:00
股市要闻 2024-12-22 00:00:00 阅读

本周行情复盘:本周保险指数下跌2.27%,跑输大盘2.13pct。保险个股表现分化,财险+0.33%,新华-0.48%,国寿-1.71%,人保-2.01%,平安-2.08%,太平-2.51%,友邦-3.01%,太保-4.18%。10 年期国债收益率1.70%,较上周末-7.53pct。

    本周动态:

    (1)金融监管总局:①12 月20 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延长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II)实施过渡期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将原定2024 年底结束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II)过渡期延长1 年至2025 年底。②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第6 号)》。

    (2)每日经济新闻:金融监管总局向业内下发《关于印发保险业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人身保险公司2024 版)的通知》,《通知》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对2020 版规范进行了修订,形成《金融监管总局保险业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人身保险公司2024 版)》,各人身险公司对照2024 版规范要求制定系统升级、接口改造方案,加强标准化监管数据报送系统建设及运营,强化实施进度管理,确保按时完成数据报送。

    (3)格隆汇:①12 月17 日,长城人寿保险增持大唐新能源(01798)150 万股,每股作价2.064 港元,总金额为309.6 万港元。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为2.503亿股,最新持股比例为10.01%。②12 月12 日,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增持绿色动力环保(01330)80 万股,每股3.5157 港元,总金额为281.256 万港元。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约1.17 亿股,最新持股比例为29.01%。

    “偿二二”过渡期延长点评:

    《通知》主要内容包括:(1)规则Ⅱ实施过渡期将延长1 年至2025 年底。(2)对因新旧规则切换对偿付能力充足率影响较大的保险公司,可于2025 年1 月15 日前与金融监管总局及派出机构沟通过渡期政策,金融监管总局根据实际情况于2025 年2 月底前一司一策确定过渡期政策。原已享受过渡期政策的单家保险公司,2025 年过渡期政策不得优于保险公司原过渡期最后一年享受的政策。

    截至2024Q3,保险行业综合/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97.4%/135.1%,其中财产险公司231.8%/203.9%,人身险公司188.9%/119.5%,再保险公司262.7%/230.1%。季度间来看,整体偿付能力环比提升,财产险公司有所下降,但人身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均环比提升,预计或受益于债券发行补充资本及前三季度投资端向好。

    2021 年12 月,原银保监会印发《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以下简称规则Ⅱ)和《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实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发〔2021〕52 号),对因新旧规则切换导致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的保险公司,按照“一司一策”确定过渡期政策,从2025 年起开始全面执行规则Ⅱ。自“偿二二”过渡期政策实施以来,新旧规则切换,行业偿付能力较2021Q4 明显下滑,成为权益投资的核心掣肘之一。

    除此之外,权益投资中枢的提升还受制于负债端资金结构。过去几年行业热销以增额终身寿为代表的传统险,整体资金风偏较低,客户更追求对长期收益的锁定,因此对资产端固收类资产配置有较高比例的要求。今年下半年以来,《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和新保险“国十条”均提及鼓励发展分红险、浮动收益型产品,2025 年开门红中险企亦积极布局分红险。虽然分红险短期转型面临消费者教育、渠道培训等多重难题,但长期来看,分红险在低利率环境下能够提供更为可观的收益率,预计销售占比将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资金面上,“偿二二”过渡期延长一定程度为险资资本“松绑”,发展分红险有望提升负债端资金风偏,同时近期长端利率加速下行背景下,险资对于增厚投资收益的诉求更为显著,“三管齐下”险资入市节奏或加快。

    当前PEV 估值:友邦1.08、国寿0.83x、平安0.65x、太保0.56x、新华0.58x。

    PB 估值:财险H1.00x、人保A1.21x、众安H0.78x。

    我们的推荐顺序是:太保、平安、新华、国寿,建议关注:中国财险H。

    风险提示:监管变动、自然灾害加剧、长端利率下行、权益市场波动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