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展望(十):流动性与利率-起底存款“搬家” 资金去向何处?
事件
核心观点:展望2025 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适时降准降息”,存贷款利率或继续下调,而“强化利率政策执行与传导”也意味着金融机构负债端成本或继续压降,存款“搬家”或导致流动性“量”上推动社融强于贷款、“价”上延续“非银充裕、银行中性”局面。
存款“搬家”的经济效应:外溢至理财或股票市场
(1)替代效应:“降息”推动存款寻找替代品。存款利率调降引发存款寻求更高收益的替代品,在风险偏好不变的情况下存款选择理财等低风险资管产品,在风险偏好上升的情况下存款流入股市,居民和企业存款转化为非银存款,带来非银存款的“超额”增长。截至2024 年11 月末,非银“超额存款”余额达到5.33 万亿元,2024 年以来累计增长4.38 万亿,其中9 月和10 月合计增加1.73 万亿元。
(2)收入效应:存款定期化。调降存款利率引发存款从活期向定期转移,形成“存款定期化”,但随着2023 年至2024 年定期存款降幅高于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相对性价比下降,非金融企业与居民定期存款增长逐步放缓,2024 年三季度以来,居民部门存款定期化趋势得到缓解,“降息”推动存款“搬家”的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
存款“搬家”对流动性的影响:
(1)“量”:2025 年社融增速≈M2 增速>贷款增速。预计2025 年政府债券融资规模和财政支出规模都将显著超过2024 年,直接融资规模相对间接融资规模仍有继续扩张的空间,预计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大约在35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16-19 万亿左右,同时“化债”化解M1 增速同比下滑的压力,“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推动包括存贷款利率在内的无风险利率中枢下移的同时,或继续推动存款“搬家”。
(2)“价”:延续“非银充裕、银行中性”的流动性格局。2025 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保持流动性供给充裕,预计DR007 与主要政策利率之间保持10-15bps 左右的中枢利差,存款“搬家”或继续左右流动性分层,但对非银负债端的影响或低于2024 年二季度,预计R007 与DR007 或也维持10-15bps 区间的中枢利差。
2025 年利率市场展望:从“资产比价”演化为“负债比价”
(1)交易“降息”:或已透支20-30bps 降幅。2024 年11 月末迄今,利率下行的主线是“银行降负债成本”和“降息”预期升温,从“降息”预期看,10 年期利率或已透支20-30bps 幅度的降息空间;从静态“资产比价”看,贷款或凸显更高配置性价比。“比资产”逻辑已经极大程度压降了长端和超长端利率的利差。
(2)利率市场:从“比资产”演化为“比负债”。2025 年货币政策“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传导”,商业银行“降成本”或将是货币政策的重要发力点,存款和同业存单等负债端成本仍有继续下移的空间,存款与同业存单等负债形成比价效应,负债成本确定性下移或打开长期和超长期限利率的下行空间,在期限利差已经超历史经验平坦化的局面下,收益率或将顺着曲线“由短及长”系统调降。
风险提示:(1)财政政策节奏超预期,2025 年政府债券融资节奏与货币政策宽松节奏形成“时间差”,或带来利率超预期幅度的调整;(2)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若推升通胀率、推动经济复苏进程加快,或重现2009 年至2010 年货币政策前瞻性灵活转向的风险;(3)居民和企业的风险偏好存在不确定性,导致商业银行“降负债成本”的政策效应待观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