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专题报告:中资矿企风险勘查之路:破局与寻向
报告要点
全球主要固体矿产勘查投入回落,进入下行周期。2023 年,受宏观经济逆风、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矿产品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全球勘查投入同比下滑1.46%至129.09 亿美元。1)从区域结构上看,全球勘查投入主要目的地为拉丁美洲、加拿大、澳大利亚。2023 年全球在拉丁美洲的勘查投入为33.78亿美元,占全球总投入的26.17%。得益于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加拿大是近年来全球最受欢迎的勘查目标国,澳大利亚次之。2)从不同勘查阶段看,草根勘查持续萎缩,勘查投入逐渐转向后期详查和矿山勘探阶段,新矿发现量下滑。草根勘查投入占比由2000 年的47.96%下滑至2023 年的23.38%,随着草根勘查投入缩减,全球新矿发现量下滑,2023 年全球新大型铜矿、金矿发现数量为0。3)从资金来源上看,大型矿业公司占据主导地位。
大型矿业公司抗风险能力更强,受下游矿产品价格波动影响较小,2023 年全球勘查投入前十的公司均为大型矿业公司,力拓、巴里克黄金、淡水河谷位列前三。
“并购+勘查”是大型矿业公司实现增储的重要方式。相较于矿产勘查,矿业巨头更倾向于通过并购扩充其资源量,以避免绿地项目的长周期性,同时降低风险和时间成本。勘查投入在大型矿业公司每年的资本开支中所占比例较低,大多数不足其资本开支的10%,但相较于并购,勘查投入是常态化的资本开支,同样是大型矿业公司实现增储的重要方式。
加拿大、澳大利亚是全球重要的初级矿业资本市场所在地,但随着两国外资投资管控政策收紧,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初级矿业公司受限。多伦多证券交易所(TSX)和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上市门槛较低,适合有融资需求的中小型矿业公司,2023 年TSX和ASX 融资额约占全球中小型矿业公司融资总额的75%。初级矿业公司往往持有较多优质的绿地项目,并购初级矿业公司是获取优质矿产资源的高效路径之一,但在新地缘政治形势下,加、澳两国对外国投资者政策收紧,中资企业并购海外初级矿业公司难度增大。
中国地勘基金在找矿增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但国内矿产勘查资本市场成熟度仍有待提升。截至2023 年年底,中央和省级地勘基金累计实施矿产勘查项目10576 个,提交矿产地2280 个,找矿成功率达21.6%。地勘基金在新一轮找矿突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整体资金规模仍有待提高,且各省级地勘基金缺乏统一的标准,与社会资本的衔接不够紧密, 截至2023 年,地勘基金项目处置率为29.5%,成果处置率偏低,投资效益仍有待提高。
发展建议:对外:1)将投资区域更多的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以及非洲等国家;2)从国家层面合作,联动下游提高资源附加值;3)对外投资时做好风险识别、分析和应对;4)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强化国际规则与标准运用。对内:
1)优化地勘基金资金配置;2)加强各级地勘基金的统筹部署及规划指导;3)促进市场协同,提高社会资本介入度,加快权益变现进程。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局势变化的风险;2、下游矿产品价格变化的风险;3、研究报告使用公开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