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设备行业专题研究:晶硅:政策督导供给收紧 需求有待招标催化
行业事件
近期政策端以及光伏行业协会均对供给侧合理竞争加强引导,有望推动光伏行业走出低谷。2024 年11 月20 日,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 年本)》,对光伏制造能耗、工艺水平等方面做出具体要求;中国光伏行业协会10-12月连续三个月发布当月光伏主产业链产品成本分析,呼吁企业依法合规地参与市场竞争,不要进行低于成本的销售与投标。
行业协会有望引导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晶硅产业链价格达到历史新低,且继续下行阻力较大。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 发布光伏组件成本分析,针对招投标市场出现超低价中标的案例,指出我国多项招投标制度明确组件中标价格须高于成本,并引导组件招标价格回归合理区间。根据CPIA 测算,2024 年12 月光伏组件成本为0.692 元/W,有望对未来短期内招标价格形成有效支撑。
光伏景气度筑底信号基本明确
产能利用率方面,2024 年晶硅各环节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近期部分企业主动减产挺价,部分环节开工率下降至50%以下;资本开支方面显著收缩,24Q3 资本开支占营收比例回落至11%,23Q4 高点为21%;盈利方面,排除资产减值影响,光伏行业自23Q3 起呈现波动下行趋势,24Q3 行业整体归母净利润亏损。
政策对供给侧低能耗、高质量倾向确立
政策端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能耗方面,新标准对硅料电耗、硅片水耗要求相对较高。根据CPIA 数据,2023 年硅料平均还原电耗43kWh/kg,综合电耗57kWh/kg,高于新建项目标准(还原40kWh/kg,综合53kWh/kg);同期硅片平均水耗870t/百万片,高于新建及改造项目540t/百万片上限要求。工艺方面,对组件转换效率及衰减率作出要求,当前头部企业可基本满足要求,竞争激烈程度有望得到缓解,避免二三线企业采取低价竞争策略,需求或将向头部集中。
需求边际向上将催化价格全面回升
通过分析历史价格波动,我们认为上游硅料价格变化主要是对短期边际变动做出的交易反应,而下游组件价格受长期供需趋势的影响较大。当前硅料价格已企稳,供给侧收紧趋势确立,终端需求走向成为影响硅料价格能否向下游顺利传导的主要因素。我们推测,短期晶硅产业链价格上探空间有多大,主要受到以下两个事件节点影响:①2025H1 集中式电站招标规模能否上量;②2025Q3 开工侧季节性高峰头部组件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能否回升。
投资建议:关注能耗低、格局优化方向
建议关注:1)高能耗环节具备技术规模优势,各项指标领先的龙头企业通威股份、福莱特;2)凭借高技术研发水平以及品牌渠道领先优势,有望受益于格局优化的头部晶硅企业隆基绿能、阿特斯、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爱旭股份、东方日升;3)节能节水生产设备优质企业双良节能。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海外政策变动风险;光伏装机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