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之巅系列:AI AGENT 大模型落地下一站
投资建议
AI Agent(人工智能体)是能够感知环境、自主规划、进行决策和执行动作以实现目标的智能体,具有自主性、交互性、反应性、适应性等基本特征,其核心驱动力为大语言模型。随着大模型赋能底层技术突破,我们看到AI Agent在聚焦垂类+多个智能体协同应用场景逐步落地,根据market.us,2033 年全球大模型市场规模将有望由2023 年的45 亿美元增长至821 亿美元,10 年CAGR达33.7%。我们看好AI Agent未来发展趋势及上下游产业链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理由
基础设施侧,AI Agent带动更多应用兴起拉动算力需求,多层推理带动计算量成倍增长。我们观察到各大模型厂商API输入/输出定价呈加速降低趋势,大模型厂商的商业模式正逐步迈入以价换量时代,推动推理量的增长。考虑到推理芯片的需求主要对时延更加敏感,我们认为未来端侧硬件的需求差异化有望推动推理芯片性能多样化、需求定制化。我们看好国内端侧AI芯片企业有望在细分场景站稳脚跟,寻求差异化破局之路。
应用侧,C端硬件或成流量入口,B端生产工具有望全面升级。1)C端,AI Agent长期将改变人机交互的方式,手机端有望形成新的流量入口,或深刻影响产业商业模式。我们看好互联网及手机厂商对系统级AI的布局,其中手机厂商将语音助手升级为智能体;互联网厂商相关公司相继推出自主智能体,已具备“接管手机”或“接管电脑”的能力;2)B端,AIAgent有望凭借专业性的知识沉淀落地B端市场,实现企业降本增效,其中赋能企业效率提升是决策核心考量,我们看好AI agent带来的效率提升有望刺激新一轮产业投资。
具身智能侧,AI Agent赋予机器人智慧,产业落地想象空间广阔。基于大模型的AI Agent有望提升具身智能系统的智慧水平,加速具身智能的商业化落地,其中参与厂商不乏特斯拉、Figure.ai以及国内大疆、宇树等知名厂商。我们认为,AI Agent赋能下具身智能有望在各行各业中落地,发展前景广阔,我们预计中国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有望在2030 年达到35 万台,市场空间有望于2030 年达581 亿元。
盈利预测与估值
维持所覆盖公司盈利预测、目标价、评级不变。
风险
宏观经济低迷影响消费者需求,技术迭代不及预期,AI商业化不及预期,算力供应不及预期,数据安全监管收紧风险,行业竞争风险加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