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及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4)
经济实力:厦门市是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五个计划单列市之一,是“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也是中央支持发展的国际航运中心、国家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城市、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区位及政策支持优势显著。受限于较小的人口规模及区划面积,2023 年厦门市经济总量在福建省排名仍位列第三位,在五个计划单列市中仍居末位;主要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等影响,当年经济增速较上年有所回落,低于福建省及全国水平。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66.49亿元,同比增长3.1%,分别低于福建省、全国水平1.4 个百分点和2.1 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5.14 万元,为全国人均生产总值的1.69 倍。从产业发展看,2023 年受电子行业去库存影响,全市工业生产承压,但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对经济发挥支撑作用。主要受基础设施投资持续收缩影响,2023 年厦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增幅较上年收窄9.7 个百分点;消费和进出口保持增长,但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增速仍较低。2024 年前三季度,厦门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定,当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31.66 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2.9 个百分点,低于福建省0.6 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1 个百分点。同期,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较上年同期持平;固定资产投资受房地产开发投资影响同比下降12.1%,降幅较上年同期扩大10.0 个百分点;受进口下滑等因素影响,进出口总额增速转负,同比下降2.7%。
厦门市下辖各区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差异,2023 年除海沧区受经济外向度高、外部需求萎缩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速为-2.3%外,其余各区经济均保持增长。其中,岛内思明和湖里两区作为传统核心城区,服务业较发达,经济体量居前,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2729.53 亿元和1724.18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和1.5%,合计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5.2%,对全市经济贡献度较大;岛外海沧、集美、翔安和同安四区经济体量相对较小,除海沧区外,地区生产总值均未超过千亿,此外,翔安区经济增速为7.0%,位列各区首位,保持较好的赶超发展趋势。2024 年前三季度,各区经济规模序列保持稳定,且均保持增长,但增速有所差异,其中,翔安区经济增速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湖里区经济增速仍相对较低。
财政实力:主要由于上年留抵退税政策拉低增值税基数,2023 年厦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均有所增长,收入质量仍维持较好水平,财政自给能力较强。2023 年,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2.14 亿元,同比增长5.5%,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1.35%,较上年基本持平;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084.65 亿元,较上年基本持平,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85.94%,较上年上升4.76 个百分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是厦门市地方财力的重要支撑,2023 年受房地产行业景气度等因素影响,全市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32.7%至675.59 亿元,考虑到土地出让收入易受土地供给规划、房地产市场走势及政策调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未来厦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仍存在波动风险。
由于收入分成中市级财政统筹力度较大,厦门市各区财力普遍相对有限,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相对偏低,财政平衡对上级转移支付依赖较大。2023 年厦门市各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呈增长态势,思明区、湖里区分别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53 亿元、59.40 亿元,仍居前两位,同安区、翔安区仍居于末两位。各区收入增速差异较大,其中翔安区由于收入基数较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高达12.6%,集美区受可清算存量房地产项目骤减等因素影响,土地增值税大幅下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仅为0.6%;从收入质量看,除同安区外,其余各区因土地增值税较大幅下降及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专项收入等非税收入增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均有所下降。2024 年前三季度,除同安区数据未披露外,其他各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有所下降,其中翔安区、集美区降幅分别为36.4%和17.2%。
厦门市下辖各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主要由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构成,受当地土地出让行情影响较大。市本级对土地出让金分成比例较高,各辖区土地出让金收入规模相对较小。2023 年岛内思明区、湖里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分别为135.55 亿元和105.98 亿元,因开发成熟、土地价值较高,规模仍显著高于其余区;岛外海沧区、翔安区、集美区、同安区地价相对较低,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均较小,分别为23.26 亿元、13.33 亿元、9.89 亿元和5.16 亿元。从增速上看,湖里区、集美区2023 年政府性基金收入有所增长,增速分别为21.1%和37.6%;其他四区受政府供地计划、房地产行业景气度等影响,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均有所下降,当期同安区、海沧区、翔安区、思明区增速分别为-89.6%、-62.22%、-51.1%和-22.2%。
债务状况:2023 年以来厦门市政府债务仍保持较快增长,增量主要来自于市本级专项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重大新城片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民生补短板项目等。截至2023 年末,厦门市政府债务余额为2120.8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0%;其中市本级专项债务余额为1382.1 亿元,占全市债务总额的比重为65.17%,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5.8%。2023 年以来厦门市下辖各区政府债务规模均有增长,但偿债压力均不大,湖里区存量政府债务在各区中仍相对较大,思明区和翔安区2023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仍能覆盖其年末政府债务余额。
截至2024 年9 月末,厦门市存续城投债余额为149.00 亿元,均为市本级城投债,下辖各区已无存续城投债;全市城投债存续企业2023 年末带息债务合计为864.63 亿元,分别为当期全市及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0.93 倍和1.34 倍,债务压力轻。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