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港红利股2025年度策略:乘势而为 谋变图新

吕思江 2024-12-24 00:00:00
股市要闻 2024-12-24 00:00:00 阅读

  今年下半年红利与成长间轮动速度明显加快。国内基本面、海外流动性、资金博弈和交易拥挤度对于红利&高景气成长轮动择时指示效果出色。红利&高景气轮动模型今年来调仓12 次,看对9 次,胜率75%,超额年化12.27%。

      本文我们对红利风格今年市场表现进行详细复盘,并尝试对后续核心问题进行解答:

      1.险资对红利配置有什么变化?

      2.上市公司分红稳定性如何?

      3.红利后续有哪些潜在有效的选股因子?

      4.红利板块细分投资机会有哪些?

      ▌红利2024 年市场表现全复盘

      今年上半年,在国内宏观经济承压和海外高利率双重压力下,市场风险偏好低迷,被视为具有“类债属性”和“防御能力”的高股息资产表现强势。此后,随着交易拥挤度等指标恶化,红利超额收益开始回落,尤其是9 月底政策转向后,市场风险偏好迅速变化,红利表现不及成长。截止2024年12 月6 日,中证红利年内收涨11.67%,表现不及创业板指(+19.86%)和科创50(+19.07%)。红利与成长间轮动速度加快。

      2024 年1 月:加速上行。国内经济数据承压+市场悲观情绪发酵+美债利率高位+红利类指数拥挤度底部稍有回升下,我们在1 月初风格择时报告中明确提出“红利赛道逢低布局”。

      2024 年2 月至3 月下旬:见顶回撤。1-2 月经济数据超预期+外资流入意愿阶段性回暖+煤价下跌红利板块基本面承压+红利拥挤度飙升至历史极值、微观交易结构恶化等多重催化下,科技板块超跌反弹、红利见顶回落,风格择时模型及时提示“高景气短期行情可期”。

      2024 年4 月&5 月:逆市大涨。3 月下旬开始市场反弹放缓,国内宏观及海外市场数据并不支持风格彻底转向成长,高股息资产再次受资金热捧,在4 月和5 月跑出明显的超额收益和绝对收益。我们在5 月风格观点中提示关注红利内部细分赛道轮动机会“ 红利质量强化进攻”。

      2024 年6 月至8 月:有超额收益但无绝对收益。2024 年下半年开始风格轮动速度加快,我们在通胀读数温和修复和CDS 利差下行区间的6 月风格配置中短暂切向成长(“红利拥挤度重归高位,高景气左侧行情可期”),其余月份均以持有红利风格为主,轮动策略模型超额收益及绝对收益续创新高。

      2024 年9 月至10 月:大幅跑输成长。9 月24 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出台一揽子金融政策,市场风险偏好跟随政策快速转向,资金大量涌入权益市场,成长风格暴涨,红利大幅跑输。11 月中下旬市场从前期强预期交易转向回归基本面,我们在10 月中旬的风格配置观点中提示“二次冲高流动性没有明显收缩前创业板仍有支撑,但高景气成长的明显占优阶段可能逐步结束”,开始关注杠杆策略另一端红利资产的配置价值。

      2024 年11 月至今:关注高低切下红利配置价值。11 月市场波动加大,杠杆策略的另一端红利风格重新占优。

      当前十债利率跌破2%,存款搬家、险资腾挪利好红利类含权资产;美债高企、社融疲弱、通胀低位,叠加成长风格赔率优势趋弱下,高景气进一步上行空间有限,我们重新看好红利风格回归。

      ▌险资对红利配置有什么变化?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在四类底层资产:债券、股票、银行存款和金融产品。在银行存款和非标压降大趋势下,险资作为长期负债资金,资产配置主要集中在两类核心资产上,一是超长期国债,二是权益资产。

      2023 年上市险企开始执行IFRS9 和IFRS17 准则。新会计准则下,保险配置的权益资产划分为两类:一是FVOCI(FairValue Through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即“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二是FVTPL(Fair Value through Profit and Loss,即“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IFRS 9下,绝大部分股票和全部基金从原来的AFS(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划分为FVTPL,加大了险资利润表波动,但可通过增配红利股并计入OCI 账户缓冲影响。

      2024 年12 月8 日至12 月13 日当周,由于政治局会议定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打开降息降准想象空间,10 年期国债利率快速下行了17bp 收于1.78%创下历史新低,30 年国债利率也历史性地盘中下穿2%,国债利率进一步下行空间被快速挤压,ERP 达到85%的历史较高位,红利作为含权替代配置资产配置价值凸显,短期补涨概率较高。

      根据2024 年10 月21 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数据,险资在9 月底重要会议后,对权益市场投资信心指数明显抬升。根据国药股份、上海医药11 月13 日同日发布的公告,新华保险于11 月12 日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增持两家医药公司。12 月4 日新华保险公告称,公司于近日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海通证券H 股股份至5.02%,达到举牌线,举牌海通证券H 股,成为今年来险资对券商股的首次举牌。

      市场风险偏好抬升,叠加前期险资在银行、公共事业、运营商等稳健型红利类资产上已有较重仓位,险资投资范围扩张,近期举牌个股股息率明显下沉且行业布局扩散,消费板块等中长期盈利能力稳定、分红意愿较强的个股同样契合险资长期投资理念。

      ▌上市公司分红稳定性如何:政策指引下A 股分红制度化高频化

      2022 年以来,政府逐步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上市公司分红的相关政策,持续完善和优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规则,以引导公司合理分红、提高现金分红水平。2024 年4 月12 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 明确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

      “新国九条”后,上市公司分红频次显著抬升,截止2024 年12 月20 日,已有704 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中报分红方案,相比去年同期的194 家增长了263%;290 家公司发布了三季度分红方案,比去年同期的63 家增长了360%。A 股分红开始走向制度化、高频化。

      ▌红利后续有哪些潜在有效的选股因子?

      在利率下行、国内宏观景气拐点仍需时间、上市公司分红明显高频化制度化、险资OCI 账户配置需求仍在背景下,泛红利资产依旧存在长期占优基础。随着高股息板块行情的出圈,市场对于红利资产研究明显精细化,红利不再局限于银行、公共事业、运营商等稳健型红利类资产上,尤其是在当下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抬升之际,组合更应该挖掘更多中长期盈利能力稳定、分红意愿较强的个股。

      我们基于个股盈利能力、中长期业绩稳定性、所在行业景气度、分析师预期上涨空间、当前估值水平等多维度信息,筛选出银行、消费、电力及公用事业、传媒等17 个行业共计30 个红利板块核心股票池。个股明细数据详见正文。

      ▌港股高股息:站在南向肩膀上

      在前期报告中,我们对于港股择时和港股选股做了深度研究。我们以恒生指数为核心标的,从基本面、流动性、资金面、情绪面、估值五大维度筛选细分指标,对港股市场涨跌的影响因子进行详尽了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估。最终选取单因子测试中的有效信号:OECD 中国经济领先指标、恒指期权认沽认购比PCR、外资净买入金额三个指标,给出恒生指数的看多看空信号。

      恒生指数周度择时策略表现出色,2015 年以来策略年化收益7.08%,远优于同期恒生指数的-1.77%。策略样本外对于行情的捕捉同样精准:2024 年9 月23 日至2024 年10 月10 日看多恒生指数,期间指数上涨+16.39%;此后港股震荡调整,策略以空仓为主,成功避开了港股下跌区间。

      股东回报和低波动是港股唯二长期有效风格,近12 月年化波动率、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因子、股东回报(股息率+回购比率)、ROE 波动率和roe_ttm 同比选股效果出色。尤其是2023 年以来由于南向的加入,红利、央企、低波、股东回报因子开始长期走强。伴随南向资金加速配置以及央国企市值管理进程推进,低估值、高预期分红的港股高股息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风险提示

      数据全部来自公开市场数据,市场环境出现巨大变化模型可能失效。基于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投资收益的保证或投资建议。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