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告:再看超长信用债

牛逸 2024-12-26 08:52:50
股市要闻 2024-12-26 08:52:50 阅读

投资要点

    超长信用债(考虑行权期限5Y 以上中票、公司债、企业债、PPN,不包含永续、次级),在上半年一二级火热行情后,8 月市场回调后热度有所降温,发行金额和占比均从高位回落到平均水平。然而随着11 月至今的超预期行情,低利率环境加速到来,票息保护进一步弱化,久期策略成为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以时间换空间是债务化解的必然选择,今年普信债和超长债加权发行期限同步大幅抬升,信用债期限中枢抬升预计将成为长期趋势,超长信用债未来或许不再是小众概念品种,而是和普通信用债此消彼长的替代品种。

    尽管长期趋势如此,但超长信用债仍然蕴含了与当前市场的一些中短期矛盾:一则无论2028 年的隐债化解时间点还是之前的35 号文、134 号文的时间,均与超长信用债期限在信用逻辑上存在差异;二则今年以来市场机构行为主导愈发强化,超长信用债交易属性又弱于其他品种,估值变动的时滞影响了交易节奏的判断和操作。

    与3 月相比,本轮债市的行情整体在价上的表现强于量之上,背后是配置和交易主导的区别,9 月份以来资金分层再次转向明显,上半年禁止手工补息带来的非银资金配置需求减弱。与此同时,尽管货币政策定调适度宽松,但仅以资金面情况来看,今年全年流动性宽裕,资金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范围收敛,在信贷需求提升前进一步大幅宽松的必要性尚不显著。

    当前利差整体保护接近今年4 月水平,即行情启动初期,利差保护水平尚可。另一方面,站在当前时点,3Y 以内城投债可以主要考虑流动性溢价,但拉长期限则信用风险仍需纳入考量。对于超长债主体选择,我们仍维持前期推荐,重点关注优质央国企和省级产业平台,尤其是后者中交投类企业,受益于较为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和收费高速的稳定现金流,在低利率环境下更为匹配。对于城投超长债是否下沉,我们建议维持谨慎,需要市场情绪和监管政策的进一步确认。

    总结而言,我们认为今年以来超长债的热度整体提升,不仅仅在于向久期要收益,而是供需不匹配叠加发行期限整体拉长的大趋势,但对于是否能重演上半年的行情,则取决于配置和交易力量的转换。票息保护上当前超长债相较普信债并无明显优势,以长期视角锁定收益参与问题不大,但在考虑流动性和市场回调风险的情况下,超长债前期的弱点尚待改善。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城投监管政策变化超预期;

    2、城投定义缺乏统一标准可能导致统计口径偏差;3、部分城投公布信息不完整,如未发债城投平台数据缺失可能导致偏差;4、对区域评价存在主观性可能导致偏差;

    5、部分预测基于历史和现有政策,未来政策变化如隐债化解超预期可能导致预测和实际产生较大差异;

    6、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信用风险事件等。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