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点评:供需协力促进止跌回稳 新发展模式构建机制得到明确
核心观点
12 月24 日至25 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明确了2025 年全国住建工作的五项重点任务,其中持续用力推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位居五大任务之首。其中释放需求为首要举措,城中村改造将在100 万套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容,改善供给协同发力,行业库存有望得到良好消化。明确了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 5 大机制, 推进现房销售、优化预售资金监管有助于行业集中度提升,在核心城市布局多、流速较快的开发商,持有运营商业地产的房地产公司将明显受益。
事件:
12 月24 日至25 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系统总结2024 年工作,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改革,明确了2025 年全国住建工作的五项重点任务,分别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和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简评
止跌回稳位居2025 年五大任务之首,释放需求为首要举措,城中村改造将在100 万套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容。本次会议明确了2025 年全国住建工作的五项重点任务,其中持续用力推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位居五大任务之首。实现路径上,一是着力释放需求,强调要把“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坚决落实到位。同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后,本次会议也进一步明确将在新增100万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城中村改造规模,预计2025 年城中村改造推进的节奏有望加速,我们认为货币化安置城中村改造有望对2025 年新房销售产生积极推动,成为行业止跌回稳的重要抓手。
改善供给协同发力,行业库存有望得到良好消化。除释放需求外,会议同时强调了实现止跌回稳需要着力改善供给。本次会议继续强调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重点提及要增加保障房供给。截至今11 月,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7.3 亿平,同比提升了12.1%,消化存量的压力持续。我们认为2025 年,专项债收购闲置土地、商品房收储、存量商办盘活为租赁等工作将会加速推进,行业库存有望得到良好消化。
明确了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 5 大机制, 推进现房销售、优化预售资金监管有助于行业集中度提升,利好商业地产开发商。
本次会议明确了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5 大机制:一是加快发展保障性住房,增加改善性住房特别是好房子供给;二是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三是有力有序推行现房销售,优化预售资金监管;四是加快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五是完善房地产全过程监管。
其中“好房子”建设也是住建工作五大重点任务之一。目前全国已有多地在新供应地块中持续优化容积率和计容规则,我们认为供给侧质量的提升,有望推动改善性需求的释放,促进市场止跌回稳。同时推进现房销售、优化预售资金监管等相关政策导向,有助于行业集中度提升,在核心城市布局多、流速较快的开发商,持有运营商业地产的房地产公司将明显受益。
行业观点与投资建议:继续看好地产板块整体表现,统计局数据显示11 月全国房地产成交量与成交价均向好,行业止跌回稳趋势延续。展望后市,高能级城市市场有望率先回稳,看好重点布局于高能级城市的房企及其物管公司,重点推荐A 股:滨江集团、城建发展、招商蛇口、华发股份、招商积余,港股:中国海外发展、中海物业、越秀地产、建发国际集团、绿城中国、绿城服务、万物云、贝壳-W;同时推荐转型类房企,主要包括:
南京高科、万业企业、张江高科等。推进现房销售、优化预售资金监管有助于行业集中度提升,利好商业地产开发商,推荐优质商业类地产公司,包括:华润置地、华润万象生活、龙湖集团、新城控股等。
风险分析
房地产行业的风险主要在于销售、结转不及预期及房企减值超预期:1、销售不及预期:地产市场销售目前仍处筑底阶段,未来有继续下行或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2、结转不及预期:销售疲弱导致房企销售回款较差,资金来源较紧张,项目的施工进度可能受到影响,或导致项目结转不及预期,影响房地产公司营收及利润表现;3、房企减值超预期:市场销售压力加剧,早先拿地项目时价与现价存在差距,使得房企存量货值减值压力较大,导致房企业绩表现不及预期的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