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普”中的结构变化系列(一):消费在经济中的占比预计提高3.4个点
事件
12 月26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五次经济普查结果。统计局利用“五经普”资料对2023 年GDP 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2023 年GDP 为129.4万亿,比初步核算增加3.4 万亿,增幅为2.7%。
观点
(1)经济普查知多少?
经济普查每5 年进行一次,分别在逢3、逢8 的年份实施。我国分别于2004 年、2008 年、2013 年、2018 年、2023 年开展了5 次全国经济普查。在经济普查年份,要根据经济普查数据对当年GDP 初步核算数进行修订。
(2)历次经济普查对GDP 的修订幅度是多少?
大多在2%-5%,第一次普查修订幅度达到17%左右。2004 年以来的5次普查里,对GDP 修订幅度最大的是2004 年,从13.7 万亿修订至16万亿,增加了2.3 万亿,增幅为17%。主要原因是,传统核算方式为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90 年代转向国际通行的核算标准(SNA)后,服务业统计仍然相对薄弱,存在漏统计问题,“在GDP 总量多出的2.3 万亿元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2.13 万亿元,占93%”。而此后的几次经济普查对GDP 的修订幅度都不大,2008 年第二次普查修订幅度为4.4%,2013 年第三次普查为3.4%,2018 年第四次普查为2.1%,2023年第五次普查为2.7%。
(3)2023 年的GDP 基数增加3.4 万亿、上调2.7%,2024 年名义GDP增速是否需要下调约2.7 个点?
不会,2024 年经济增速不受影响。举例说明,如某行业2023 年增加值是1 万亿,2024 年增速是5%、增加值是1.05 万亿。现在发现2023 年该行业漏记了1000 亿,需要把2023 年增加值从1 万亿修订到1.1 万亿,那么2024 年由于没有普查,只能假设原值1 万亿增长5%,漏记的1000 亿增速也是5%,所以2024 年这个行业增加值是1.1 万亿*1.05=1.155 万亿,相比于2023 年增速还是5%,增速不会变化。一句话总结就是:漏记的增加值在普查年份过后,也会跟整个行业一起增长,按照国际惯例,我们线性外推假设漏记部分跟整个行业增速一样,所以最终不影响增速。
(4)今年的3.4 万亿修订来自何处?
两方面,一是经济普查更全面,能够补充一些“初次核算”遗漏的统计,因为初次核算的部分数据是推算得到,远不如普查数据准确。二是这次实行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将城镇住房核算从【成本法】改为【市场租金法】,会带来一定的GDP 增量。
(5)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式,从成本法改到租金法,是什么意思?
第一,各国居民的自有住房服务都会计入GDP。逻辑是住房作为一种市场化资产,上面产生的住房服务应在生产范围内,作为自给性生产活动,由房主消费,计入GDP。
第二,不同国家对自有住房服务计入GDP 的核算方式不同,有市场租金法和建造成本法两种。国际惯例是,租房市场发达国家用市场租金作为自有住房的虚拟价值,而租房市场不发达国家用建造成本作为虚拟价值。我国长期采取的是成本法,但近些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成本法逐渐不能反映实际的自有住房服务。
第三,“五经普”正式开始将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式由成本法改为租金法。早在2023 年1 月,国家统计局官网文章“最新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作了哪些修订”,就指出“改进了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产出的核算方法,采用市场租金法计算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产出”,从实践来看,这一核算改革在2023 年“五经普”开始落地。
(6)住房核算改革有何影响?
第一,城镇自有住房服务占GDP 的比例提高3.4 个点。不考虑维护修理费和管理费,2023 年城镇住房自由服务总产出在成本法下约为2.7 万亿,占GDP 比重为2.1%;租金法下为7.2 万亿,占GDP 比重为5.6%,四舍五入后提高3.4 个点。房地产对经济的拖累会加大。
第二,居民消费占GDP 比例将从39.2%提高到42.6%。2023 年,全球家庭消费占GDP 的比例为56.5%,而我国仅为39.2%。许多观点认为,我国居民消费比重低于全球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自有住房消费按照建造成本核算,存在低估。从成本法转为租金法后,我们将这部分加入居民消费率中,2023 年居民消费率将从39.2%提高到42.6%,跟全球平均水平的差距也从17.3 个点收窄到13.9 个点,但差距仍然较大。
第三,CPI 里的住房消费支出权重需要随之提高吗,房地产市场下行对CPI 的拖累会更大吗?不会有变化。我国自有住房消费实际上存在宏观和微观两种核算方式,宏观是按照成本法核算城镇自有住房消费,但微观住户调查是按照市场租金法核算自有住房消费。住户调查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城镇居民的自有住房消费占整体消费支出的比例达到15.5%,较2020 年的高点下降2 个点。因此,CPI 里面的自有住房消费无需改变核算方式。
风险提示:住房数据不全面,估算存在误差;五经普数据尚未全部公布,部分数据推算可能存在偏差;自有住房核算方式改革的理解存在偏差。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