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近两年分红回购超2万亿远大于融资 有利于吸引内资
来源:财联社
5月9日,港股大盘平开高走,恒生指数全日上升224点或1.2%,收报18,537点,连续五个交易天于18,300至18,600的300点区间波动,但港股赚钱效应不差,二三线股份升势凌厉。恒生科指上升2.0%,收报3,947点。
大市成交金1,237多亿港元,较周三轻微增加,但港股通净流出41.7亿港元,盈富基金成交金额达到133亿港元,是近一个月以来最大成交,港股通的净流出可能与沽出盈富基金有关。中泰国际提醒要注意后续内资(港股通)会否进行低吸高抛港股的操作。
港股主板有超过1,000只股票上升,仅425只下跌,股票势能尚在。
二线蓝筹股接力上升,如联想集团(992 HK)大升8.7%,股价创今年1月底以来新高,是升幅最大蓝筹。东方海外(316 HK)、信义光能(968 HK)、舜宇光学(2382 HK)分别升5.5%至6.2%不等。
板块上,券商、半导体、工程机械、地产、材料、航运、文旅、食品饮料、消费电子及保险有较大升幅。
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5月9日发布《关于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到,全面取消住房限购,在本市范围内购买住房,不再审核购房资格,受消息刺激影响内房股有资金支持。
AH溢价指数于2020年起站上一个台阶,AH溢价并没有因港股估值低企而收窄,反而持续扩大。
当前港股与A股在红利税率存在巨大差别,如通过港股通的内地个人及投资基金投资H股需要缴交20%红利税,而投资红筹股则需要缴交最多28%红利税。A股投资者如持股期限超过一年则不用缴交红利税。若H股及红筹股的红利税能够减免,可增加内资投资港股的实际股息回报率,叠加港股更低的相对估值,必然吸引更多长线的内资流入港股市场。
据WIND数据统计,近年以来港股上市公司的分红及回购力度明显加大,如2021年港股主板总回购+派息金额为1.83万亿港元,同期融资规模为7,982亿港元。2022年及2023年港股主板总回购+派息金额分别达到2.09万亿及2.2万亿港元,同期融资规模分别仅2,861及1,618亿港元。融资少,分红多进一步增加港股对于内资的吸引力。
选股方面,电讯、能源、银行、电力等高息央国企会率先受惠,当前三大电讯营运商预测股息率为6.6%至7.3%、石油及煤炭股的股息率也达7.0%以上、四大国有银行的股息率为7.1%-8.3%不等。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