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产品收入增三成 华熙生物医美国际化渐进

新浪财经 2024-05-17 08:00:47
股市要闻 2024-05-17 08:00:47 阅读
.ct_hqimg {margin: 10px 0;} .hqimg_wrapper {text-align: center;} .hqimg_related {position: relative; height: 37px; overflow: hidden; background-color: #f6f6f6;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0; } .hqimg_related span {line-height: 37px; padding-left: 10px; color: #000; font-size: 18px; } .hqimg_related a {line-height: 37px; font-size: 15px; color: #000; } .hqimg_related .to_page {float: left; } .hqimg_related .to_page a {padding-left: 28px; } .hqimg_related .hotSe {display: inline-block; *display: inline; *zoom: 1; width: 11px; height: 11px; padding-top: 8px; background: url(//n.sinaimg.cn/780c44e8/20150702/hqimg_hot.gif) no-repeat; } .hqimg_related .hqimg_client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25px; top: 0; padding-left: 18px; } 行情图 热点栏目 自选股 数据中心 行情中心 资金流向 模拟交易 客户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北京商报

  谈及看到《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4)》(以下简称《北京创新医药发展新政》)的感受,5月16日,华熙生物品牌与传播管理中心总经理朱思楠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政策对研发创新的支持尤为突出,这对华熙生物等注重科技创新的企业将产生积极影响。

  华熙生物是全球透明质酸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头部企业,这是被大家熟知的身份。在以自主研发生产透明质酸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医疗终端产品方面,华熙生物布局了两条业务线:一条是包括眼科黏弹剂、医用润滑剂等在内的医药类产品;另一条则是医美类产品。据透露,华熙生物骨科注射液产品“海力达”去年收入达2.05亿元,同比增长35.34%,覆盖全国超8000家医院,而公司医美品牌的国际化进程也正在稳步推进。

  加速创新成果产出

  《北京创新医药发展新政》对创新药械企业从研、产、审、用全链条给予政策支持。在朱思楠看来,新政策的出台,对于企业和行业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一方面,政策的支持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另一方面,企业的发展也将带动整个行业的进步,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朱思楠表示,在创新药械研发方面,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对于华熙生物来说,政策的支持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投入资源进行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加速创新成果的产出,保持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另外,政策支持药物临床试验申办方与临床试验机构进行更紧密的工作对接,并推动伦理审查和合同审查的同步开展。这将有助于缩短临床试验的启动时间,提高试验效率,意味着企业新药的临床试验能够更快地进行,从而加速产品的上市进程。在审评审批方面,政策的支持将加速创新药械的审评审批速度,减少企业的等待时间。这将有助于公司新产品更快地获得批准上市,从而更快地实现商业化,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

  生产制造以及流通贸易和临床应用方面的政策支持则将推动产业的升级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朱思楠认为,医药产品的流通和应用,将提高医药产品的可及性和使用效率。这也意味着华熙生物产品的销售渠道将更加畅通,能够更好地覆盖到更多的目标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医疗终端业务增速已排首位

  尽管医疗终端业务目前营收占比不高,但增速排在华熙生物各业务板块首位。2023年,华熙生物业绩承压,营收、净利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其医疗终端业务的营收同比大幅增长58.95%。

  在药械研发方面,华熙生物除了有水光类、填充类、再生类、修复类以及有源器械类等医美产品,还拥有涉及骨科、眼科、外科等多个领域的医疗终端产品,医药类包括眼科黏弹剂、医用润滑剂等医疗器械产品,以及骨关节腔注射针剂等药品。

  据朱思楠介绍,受益于“八省二区”、安徽省、广东联盟带量采购的落地执行,加之报告期内新增中标福建省第四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骨科注射液产品“海力达”2023年实现收入2.05亿元,同比增长35.34%。骨科注射液产品“海力达”继续积极参与各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及各省挂网销售资格申请,在全国覆盖超过8000家医院,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同时,公司眼科产品“海视健”积极参与国家组织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及在重点省份的挂网销售,报告期内新增中标国家组织人工晶体类及运动医学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北京创新医药发展新政》提到药品补充申请审评时限从200日压缩至60日、药品临床试验审批时限从60日压缩至30日等举措。在朱思楠看来,对于创新药械企业而言,药品的上市时间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商业利益和市场竞争力。缩短审评审批时限可以使新药更快地进入市场,从而更早地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审评审批时限的缩短将使企业能够更快地看到投资回报,降低企业的资金压力。同时,将减少企业在等待审批结果期间所付出的时间成本。对行业而言,提速也将提高整体创新效率。

  填充剂产品销往15个国家和地区

  支持企业更广泛地深入参与国际合作也是《北京创新医药发展新政》提到的举措。据朱思楠介绍,华熙生物自成立之初就将“出海”作为原料业务的重要战略方向。2007年至今,华熙生物一直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透明质酸生产商。2023年,公司的医药级原料在欧洲、亚洲、美洲等地销量实现持续增长,其中欧洲市场和东南亚市场均实现高速增长。

  华熙生物医美品牌的国际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该公司填充剂产品在欧盟、俄罗斯、泰国、秘鲁等国家和地区成功注册,目前填充剂产品已销往欧洲、俄语区、中东区、美洲等15个国家和地区。朱思楠表示,在各项业务的国际化出海进程中,公司也在期待更多的合作伙伴,在研发、注册、供应链等领域有更广泛的全球市场覆盖和更深入的国际合作。

  在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新政下,华熙生物未来将重点发力合成生物等领域。2022年8月,华熙生物合成生物科学馆在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落成开馆。朱思楠表示,未来华熙生物将会继续布局合成生物领域,深化从原料到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及功能性食品的全产业链业务体系,持续加大科技创新,秉持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为消费者生产更多优质产品,提升产品的可及性及可负担性。

  北京商报记者 姚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