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IPO企业状态集体变更

新浪财经 2024-06-30 09:00:38
股市要闻 2024-06-30 09:00:38 阅读

  中国基金报记者 冯尧

  6月29日,中国基金报记者查询沪深交易所网站发现,首发在审IPO企业陆续完成了2023年财务数据更新,审核状态相应发生变更。

  其中上交所网站显示,有74家在审IPO企业状态发生变更,而深交所则有20家在审IPO企业状态变更。

  据市场专业人士向记者介绍,财务数据的有效期为9个月,财务数据到期后需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完成更新通常需要两至三个月的时间,今年3月底因财务数据过期中止审核的企业基本都会在6月底提交财务数据更新后的申报文件,交易所按规定更新审核状态。

  亦有行业人士表示,IPO企业基于财务报表有效期原因,申请中止审核和恢复审核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每个季度末往往是披露更新财务资料较为集中的时间,这并非是审核标准变更或监管环境变化,对上市速度和节奏没有实质性影响,无需特别关注。

  据交易所有关负责人表示,临近6月底,大部分在审企业已完成财务数据更新,交易所按照规则恢复了这些企业的审核工作。还有少部分企业提交了撤回申请或未提交财务数据更新文件,交易所将按照规则规定履行终止审核相关程序,后续将陆续对外发布终止审核决定。

  上述负责人表示,对恢复审核的首发企业,交易所将严格落实“1+N”政策文件的相关要求,依法依规开展审核工作,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在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之下,今年4月12日,资本市场迎来了“1+N”政策体系。

  其中“1”指的是国务院印发资本市场新“国九条”,“N”则是配套政策文件,包括今年3月15日证监会出台的《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等4项政策文件,并对6项具体制度规则公开征求意见,沪深北三大交易所也发布了一批自律规则同步征求意见。

  新“国九条”旨在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制度,提高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严格再融资审核把关。而IPO和再融资难度提高,对监管和审核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编辑:舰长

  审核:木鱼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