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4个交易日涨停 双成药业转型半导体前景几何?

新浪财经 2024-10-10 16:14:59
股市要闻 2024-10-10 16:14:59 阅读
.ct_hqimg {margin: 10px 0;} .hqimg_wrapper {text-align: center;} .hqimg_related {position: relative; height: 37px; overflow: hidden; background-color: #f6f6f6;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0; } .hqimg_related span {line-height: 37px; padding-left: 10px; color: #000; font-size: 18px; } .hqimg_related a {line-height: 37px; font-size: 15px; color: #000; } .hqimg_related .to_page {float: left; } .hqimg_related .to_page a {padding-left: 28px; } .hqimg_related .hotSe {display: inline-block; *display: inline; *zoom: 1; width: 11px; height: 11px; padding-top: 8px; background: url(//n.sinaimg.cn/780c44e8/20150702/hqimg_hot.gif) no-repeat; } .hqimg_related .hqimg_client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25px; top: 0; padding-left: 18px; } 行情图 热点栏目 自选股 数据中心 行情中心 资金流向 模拟交易 客户端

  10月9日,双成药业再度涨停。至此,自9月11日复牌以来,其已连续14个交易日涨停。这家市值不到百亿元的公司,因为一桩“超级跨界”的收购事项,站在了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之下。

  往前回溯,8月27日,双成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宁波奥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拉股份”)100%股份,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预计构成关联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构成重组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双成药业从事化学合成多肽药品的生产、销售和研发。奥拉股份专注于以时钟芯片为主的模拟芯片及数模混合芯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双成药业于2012年8月份在深交所上市,从财务数据看,公司近年来的经营情况并不稳定。2024年上半年,双成药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1.74%,净利润为-1694.62万元。此外,2016年至2023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均处于亏损状态。

  据悉,双成药业与奥拉股份均是由王成栋及其子Wang Yingpu(王荧璞)作为实控人直接控制的公司,王成栋为双成药业的董事长,Wang Yingpu为双成药业的副董事长。2022年11月份,两人带领奥拉股份递表科创板,在经历一轮问询后于2024年5月份撤回上市申请。

  距主动撤回奥拉股份IPO申请仅仅三个月,双成药业便启动收购计划。针对这样的投资行为,双成药业董秘于晓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三年来,公司业绩增长表现乏力,亟须调整业务结构、推动业务转型,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持续经营能力。本次交易标的方奥拉股份系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优质半导体资产,将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优质半导体资产注入公司,有利于发挥公司股东的资源优势。”

  同时,她还表示,本次交易尚需公司董事会再次审议及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并经相关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正式实施,能否通过审批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发展重心转移到半导体行业中的模拟芯片及数模混合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业务,并在未来择机剥离医药类相关资产。

  对此,某券商保荐代表人称,双成药业与奥拉股份为同一实际控制人,近年来双成药业业绩表现欠佳,为避免退市风险,通过资产收购有助于为其估值带来变化;另外,奥拉股份当前已经撤回上市申请,若借此次机会成功上市,可谓一箭双雕,兼顾“保壳”与上市。

  根据奥拉股份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其营收分别为4.05亿元、5.02亿元和2.2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81.7万元、-10.96亿元、-4.6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奥拉股份客户集中度较高且客户单一。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奥拉股份对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合计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96.55%、98.93%、98.01%和97.13%,其中,来自于第一大客户的收入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85%、92.26%、84.41%和63.66%。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