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A股公司回购金额合计已超1600亿元

新浪财经 2024-12-05 08:03:10
股市要闻 2024-12-05 08:03:10 阅读
.ct_hqimg {margin: 10px 0;} .hqimg_wrapper {text-align: center;} .hqimg_related {position: relative; height: 37px; overflow: hidden; background-color: #f6f6f6;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0; } .hqimg_related span {line-height: 37px; padding-left: 10px; color: #000; font-size: 18px; } .hqimg_related a {line-height: 37px; font-size: 15px; color: #000; } .hqimg_related .to_page {float: left; } .hqimg_related .to_page a {padding-left: 28px; } .hqimg_related .hotSe {display: inline-block; *display: inline; *zoom: 1; width: 11px; height: 11px; padding-top: 8px; background: url(//n.sinaimg.cn/780c44e8/20150702/hqimg_hot.gif) no-repeat; } .hqimg_related .hqimg_client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25px; top: 0; padding-left: 18px; } 行情图 热点栏目 自选股 数据中心 行情中心 资金流向 模拟交易 客户端

  数据显示,截至12月4日记者发稿,2024年A股市场已有2096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回购金额合计达1615.39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829亿元,同比增长近50%;参与回购的上市公司数量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25家。与此同时,上市公司注销式回购不断升温。

  在政策的支持与鼓励下,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掀起回购浪潮,注销式回购案例也不断增多。据记者梳理,截至目前,已有2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注销。

  近期,又不断有上市公司发布注销式回购相关公告。例如,12月4日晚间,华源控股公告称,公司完成注销的回购股份数量为635万股,占注销前公司总股本的1.83%。零点有数日前公告称,公司完成回购注销股份36.68万股,占注销前公司总股本的0.51%。此次注销有利于提升每股收益,切实提高公司股东的投资回报,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信心。

  为何今年以来选择注销式回购的上市公司数量增多?排排网财富研究员卜益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注销式回购是一种常见的资本运作方式,能够减少流通股份数量,从而提高每股收益,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市场价值和股东权益;同时,今年以来政策层面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回购等手段来提升市值和股东回报。

  注销式回购不断升温,其中可以看到多家龙头上市公司的身影。

  例如,贵州茅台于9月21日发布公告称,拟以30亿元至60亿元资金回购股份,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东方雨虹公告称,拟以5亿元至10亿元资金回购股份,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伊利股份拟以10亿元至20亿元资金回购,用于减少注册资本。

  此外,今年以来还有药明康德九安医疗等公司披露了上限超过10亿元的回购计划,并全部用于减资注销。还有不少上市企业变更回购股份用途为注销,如东方财富调整已完成的约10亿元回购股份用途,由原计划“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变更为“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在市场人士看来,注销式回购对上市公司而言,一方面,可以减少流通股数,提高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从而提升公司的财务吸引力和股东回报;另一方面,注销式回购有助于优化股本结构,降低决策风险,确保战略稳定实施。

  哪些上市公司适合注销式回购呢?卜益力表示,选择注销式回购的公司,需要有足够充裕的现金流支持,同时只有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注销式回购才能有效提升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适合注销式回购的上市公司,通常是那些业绩稳定、财务状况良好、管理层有积极激励的公司。注销式回购可以降低股本,提高每股收益,优化财务结构,增强投资者信心。此外,注销式回购还可以展现出公司管理层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