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后营收首次下滑 净利降超四成 来伊份渐入窘境|财报异动透视镜

新浪财经 2024-05-05 16:33:07
股市要闻 2024-05-05 16:33:07 阅读
.ct_hqimg {margin: 10px 0;} .hqimg_wrapper {text-align: center;} .hqimg_related {position: relative; height: 37px; overflow: hidden; background-color: #f6f6f6;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0; } .hqimg_related span {line-height: 37px; padding-left: 10px; color: #000; font-size: 18px; } .hqimg_related a {line-height: 37px; font-size: 15px; color: #000; } .hqimg_related .to_page {float: left; } .hqimg_related .to_page a {padding-left: 28px; } .hqimg_related .hotSe {display: inline-block; *display: inline; *zoom: 1; width: 11px; height: 11px; padding-top: 8px; background: url(//n.sinaimg.cn/780c44e8/20150702/hqimg_hot.gif) no-repeat; } .hqimg_related .hqimg_client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25px; top: 0; padding-left: 18px; } 行情图 热点栏目 自选股 数据中心 行情中心 资金流向 模拟交易 客户端

  上市后营收首次下滑 净利降超四成 来伊份渐入窘境|财报异动透视镜

  华夏时报

  “零食第一股”来伊份(603777.SH)迎来了上市以来首次营收下滑。

  来伊份近日交出的2023年成绩单并不理想,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9.77亿元,同比减少9.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57亿元,同比减少44.09%。

  对于业绩变动,来伊份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公司业绩变动原因主要系上海区域特定渠道团购业务收入减少的影响,该业务下降趋势不具备持续性,以及部分电商业务战略调优后业务规模下降的影响。

  但抛开这一项因素,来伊份业绩仍显疲软。“来伊份并没有抓住中国零食高速增长、高速扩容的红利。固守华东,以上海为核心发展区域,影响了它的利润率。”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本报记者表示。

  错失电商风口

  近日来伊份发布的财报显示,公司2023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9.77亿元,同比减少9.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57亿元,同比减少44.0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69.62万元,同比下跌80.43%。这是该公司自2016年上市以来首次营收出现下滑。

  对于营收下滑,来伊份在年报中称,主要系公司特定渠道的团购业务收入减少及对线上电商的部分业务进行战略调优,导致电商销售收入有所下滑所致。

  来伊份的特通渠道指的是包括大客户团购、经销商、KA等在内的销售渠道,不过本次财报中所称的“上海区域特定渠道团购业务”则指的是2022年疫情期间持有的政府保供订单。据来伊份曾披露信息,2022年来伊份成为上海保供单位,在整个保供应期间服务了228万份订单。但抛开这项因素的影响,其业绩仍显疲软。

  渠道方面,去年来伊份电商营业收入3.28亿元,同比减少34.58%。事实上,过去几年来伊份电商收入一直在减少,2021—2023年,其电商板块营收分别为5.43亿元、5.02亿元、3.28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减少8.58%、7.54%、34.58%。

  在当前行业集中发力线上渠道之际,来伊份电商销售收入的大幅下滑,这也暴露出其弊端。

  对此,来伊份上述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电商业务方面,除了来伊份APP板块,电商业务由自运营及代运营模式转为经销模式,战略调整对业务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在电商营收规模下降的情况下,实现了经营效益的提升,扭亏为盈。

  而同属于休闲零食上市企业,与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盐津铺子相比,来伊份净利润垫底。2023年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盐津铺子净利分别为1.8亿元、2.2亿元、5.82亿元。

  走不出江浙沪

  江浙沪尤其是上海仍是来伊份的大本营,而走出上海、走出江浙沪也是来伊份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7年,来伊份启动“万家灯火”计划,想通过全国扩店“走出上海”,目标是期望在2023年达成万店目标,其中将精耕上海、江苏等成熟市场、发展安徽、北京等成长市场、培育深圳、江西、重庆等新市场。

  但从2023年成果来看,来伊份距离这一目标差距太大。

  首先门店规模未达标。从门店数量来看,截至2023年12月31日,来伊份门店总数达3685家,同比增加63家。其中,直营门店1910家,同比减少218家;加盟门店1775家,同比增加281家,加盟店占比48%。

  报告期内,来伊份上海门店数量1539家,江苏门店1297家,浙江、安徽门店规模紧随其后,分别为225家、265家店。其余市场门店则均未超过百家。

  作为来伊份营收主阵地,华东地区收入规模下降6.28,公司方面称是因为受直营转加盟业务调整的影响。

  对此,来伊份上述负责人表示,公司为保持直营门店的经营质量和盈利水平,存在主动优化门店的情况。上述地区存在直营门店减少主要系公司对部分直营门店进行闭店优化且一部分直营门店转为加盟店所致。

  对于来伊份而言,未来要想走出上海、走出长三角,路还很长。上述负责人称,公司线下门店将围绕江浙沪地区逐步地往外拓展,注重确定性和协同效应,加大对投入产出比的考核,并聚焦加盟店开拓。

  在朱丹蓬看来,来伊份在全国的品牌影响力和扩散力有限。他认为,华东区域门店布局已经相当密集,想要走出上海、走出长三角,来伊份还需提升品牌知名度以支撑加盟业务。

  零食量贩挤压

  量贩零食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在催热零食市场的同时,也给市场其他品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定位中高端的品牌市场蛋糕遭抢食。

  《2023中国零食量贩行业蓝皮书》称,中国零食量贩品牌门店的市场规模也已从2017年的9亿元快速增长至2022年的407亿元,预计未来将在2027年达到约1400亿元。

  量贩零食已形成规模效应,对包括来伊份在内的其他品牌形成压迫,但来伊份并未及时做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

  对此,来伊份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解释称,休闲零食是万亿级别的市场,容得下不同业态共存。“我们认为量贩零食的崛起不会导致品牌零食无立足之地此外,量贩零食有助于引导低线城市的消费者养成前往专卖店购买零食的习惯。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这一趋势将为‘来伊份们’带来潜在的消费群体增长。”

  上述负责人表示,休闲零食虽然短期有消费降级的趋势,但消费者仍然注重性价比,不会因为消费降级就大幅降低生活品质。随着人均GDP的提升,整个社会仍然在经历消费升级的过程。即使在经济压力下,人们不会轻易放弃曾经体验过的高品质产品,我们依旧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同质量下争取更有竞争力的价格。

  就食品行业而言,极致比拼低价是有风险的,也不利于企业长远健康发展。“公司拒绝低水平的价格竞争,而是致力于增强产品价值,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性价比和质价比的产品。随着消费分层的趋势,竞争已不仅限于价格,更多转向了价值和品质的比拼。”上述负责人称。

  上述负责人表示,在下沉市场,来伊份也有策略性地对门店SKU进行调整,引入一些当地受欢迎的产品作为引流品,进行差异化竞争,推出一些在品质和价位上有所区分的产品。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