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豆远月合约仍存上行潜力
来源:饲料行业信息网
“回顾上一轮中美贸易战,前期加征关税消息落地后,美豆价格下跌、国内豆粕价格拉涨;贸易战一旦有缓和迹象,则国内豆粕价格明显回落。”徽商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刘冰欣表示,上一轮中美贸易战也改变了全球大豆贸易格局:中国进口美国大豆总量从2017年的3285.5万吨降至2024年的2213.42万吨。
“2025年以来,随着美国政府不停释放关税威胁言论,市场对中美贸易博弈早有预期。”中州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吴晓杰表示,从目前的时间点看,对美国大豆加征10%的关税对美国和中国相关产业链的影响都不大。具体来看,首先,美国2024/2025年大豆销售已经进入尾声,未销售大豆约550万吨,正常情况下可出口至中国约400万吨,在2025年3月至8月完成,月均不足50万吨,不足以引起市场交易情绪。其次,目前美豆出口贴水较高,以4月船期为例,对中国贴水报价为210美分/蒲,远高于巴西的140美分/蒲,价格不具优势,因此目前中国商业买船集中在巴西大豆,对美国采购需求有限。而2024/2025年巴西大豆供应充沛,国际各机构产量预估均在1.65亿吨以上,出口预估超过1亿吨,在不考虑国际贸易流改变的情况下,可以完全满足中国需求。
“特朗普对全球各国加征关税,说白了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他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加税来签订新贸易协议,以便更好地出口美国农产品。”刘冰欣表示,美豆新季种植面积大概率下降,目前美豆供需平衡表已经从此前的宽松变为平衡,中国额外采购美豆会导致美豆供应紧缺,国内油粕商品大概率继续上涨,这一现象是下游养殖企业不愿看到的,国内油脂油料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要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建议相关企业应当在价格高位时适当出货,若价格一直达不到心理预期,可考虑在期货盘面上卖出,到交割月份在期货盘面上交货。下游饲料或养殖企业担心豆粕、玉米等原料涨价,应该提前买入期货,建立虚拟库存,规避成本上涨风险,或考虑利用场内或场外衍生品来对冲风险。”刘冰欣说。
吴晓杰认为,国内方面,4月中下旬以后巴西大豆会集中到港,大豆现货价格承压。市场预期中美双方在今年年内再次达成友好协议,我国会恢复甚至大幅增加对美国大豆采购,利多美豆远月合约。(期货日报)
(转自:饲料行业信息网)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