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进出口点评:抢出口和以价换量延续
事件描述
2024 年12 月,进出口同比增速明显提升,出口偏强支撑下,贸易顺差实现“三连扩”。美元计价下,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5%,贸易顺差1048 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出口总额同比增速提升4 个百分点至10.7%,进口总额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回升4.9 个百分点至1.0%,分别超出预期3.6 个和2.0 个百分点。环比来看,出口和进口均实现超季节性增长。
事件评论
出口方面,剔除基期和汇率因素后仍保持较高增速,或表明出口状况实际改善。重点出口产品方面,农产品和机电产品支撑、而高新技术产品延续回落。分产品看,出口增速较高的亮点在耐用消费品,如家电、汽车均较前值大幅增长;其他出口增速较高的产品还包括:
高端制造业如通用设备、医疗器械、船舶与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等,原料工业如钢材、铝材等。出口负增的产品主要是手机及居民生活可选消费品,例如箱包、玩具和鞋靴。
量价拆分来看,重点出口产品以数量支撑为主、价格是拖累项,或指向以价换量的“抢出口”步伐进一步加快。汽车、家电、集成电路、钢材等产品均呈现“以价换量”特征。
分出口去向看,对主要发达国家出口呈现韧性,对东盟和拉美等可反映“转口贸易”的地区的出口也季节性偏强。12 月美国、东盟和欧盟较上月拉动出口总值多增1.1、0.3 和0.2个百分点。环比也能看出,12 月我国对美国、拉美和东盟的出口季节性明显偏强。
进口分类来看,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贡献较大。重点进口产品方面,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集成电路进口增幅显著,其中集成电路延续量升价跌趋势、但价格跌幅收窄,或反映出高技术产业链内需韧性。资源品进口方面,铜铁进口回升。原油、煤炭等与燃料化工产业相关的大宗商品进口金额同比下滑至负区间,铜、铁矿等与加工制造业相关的原材料进口同比有所回升,尤其与电子产业关联较大的铜进口同比反弹至17.2%。
12 月进出口同比均呈超预期、超季节性特征。以价换量“抢出口”和“转口贸易”加快,出口增速较高的亮点在耐用消费品,出口负增产品主要是手机、生活可选消费品;进口反映“两新、两重”政策效果,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贡献较大,铜铁等资源品进口回升。
“抢出口”量升价跌的模式持续性仍待观察,内需是否有长期支撑还要看政策发力效果。
债市方面,进出口数据扰动有限,更多关注短端受偏紧资金面制约、以及市场对财政全面转向的担忧。资金面角度,MLF 缩量续作、央行停止买入国债、一季度地方置换债发行启动的背景下,降准概率提高;降准落地后若资金价格回落至市场利率附近,短端国债或重回下行,带动长端下行。财政角度,在银行信贷不追求规模情节和地方注重高质量发展的情境下,地方债对社融的撬动预期对债市的扰动风险仍然可控。我们保持中性乐观,一季度10 年期国债震荡区间在1.5%-1.7%,把握住债市回调出的空间。
低通胀环境下,未来调降名义利率的必要性较为充分。财政方面,地方债发行可能以特殊再融资债为主,对债市的风险扰动较小。一季度债市整体的机会大于风险,其中波动可能来自于央行国债买卖操作以及机构博弈利多出尽逻辑,如若资金面持续趋松,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有望震荡下行至1.5%附近,此外可以继续关注长久期信用债的补涨逻辑。
风险提示
1、进出口超预期;
2、货币政策超预期变化;
3、财政发力超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