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T科技行业每周评议:AI INFRA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
整体策略:
我们看好AI 基建以及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带动的相关电子板块的投资机会,同时维持对AI 软件应用板块的看好,以及对港股互联网板块价值重估投资机会的推荐,并继续战略性看多模拟芯片板块。维持观点:对于科技股投资,上半年是积极做多的良好窗口。
看好AI 带动的云计算CapEx 投资新周期。根据阿里巴巴发布的2025 财年第三季度业绩财报,其云业务收入重回13%的双位数增长,其中AI 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阿里巴巴表示未来三年,集团在云和AI 的基础设施投入预期将超越过去10 年的总和,将大幅提升AI 基础模型的研发投入,确保技术先进性和行业领先地位,并推动AI 原生应用的发展。
其他AI 云或相继加强投入,看好国产AI 云产业链的持续高景气。建议关注:
1)公有云投资机会:关注AI 大厂可能持续追加资本开支;2)私有化部署机会:DeepSeek-R1 满血版的私有化部署成本相比传统大模型硬件投入大幅压缩,需求高增。相关标的: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AI 推理芯片(寒武纪、海光信息)、服务器(浪潮信息、华勤技术、中科曙光)、IDC(万国数据、科华数据、数据港、宝信软件)、交换机(锐捷网络、紫光股份)、温控设备(英维克)、光模块(光迅科技、华工科技)、HVDC(中恒电气)。
人形机器人板块热度持续高涨,且呈现出从结构件领域逐步向电子件板块蔓延的趋势。人形机器人的电子电气架构涵盖感知、规控与执行等环节,其基本原理与智能驾驶极为相似。此外,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的多数参与者均来自车载领域,因此在电子产业链方面具备实现协同发展的潜力。相关标的包括:峰岹科技、思瑞浦、龙迅股份、瑞芯微、电连技术、纳芯微、韦尔股份以及地平线。另,我们继续战略性看多模拟芯片板块。相关标的除前述已提及公司外,还包括:圣邦股份、杰华特、南芯科技。
维持对于AI 软件应用板块的看好。随着 DeepSeek 带来的模型平权,AI领域的竞争焦点将逐步转移到数据和场景融合层面,营销、OA、ERP、CRM、企业级搜索等是AI Agent 落地的优质场景,AI 软件应用将发挥巨大价值。
此外,随着大模型能力的不断提升,AI 在电商、政务、金融、医疗、特种领域等垂类行业中有望加速落地。我们认为,在各垂类场景或行业拥有长期的知识沉淀与Know-how 的公司有望逐步在AI 应用端构建起竞争优势,并开启全新的成长曲线。相关公司:虹软科技、迈富时、博思软件、新致软件、用友网络、金蝶国际、鼎捷数智、金山办公、合合信息、顶点软件。
关注港股互联网板块的价值重估,相关标的: 阿里巴巴和腾讯控股。本周, 阿里巴巴发布2025 财年第三季度业绩财报。其中,淘天集团单季收入同比+5%,经调整EBITA 同比+2%,电商变现效率提升;云智能集团单季收入同比+13%,经调整EBITA 同比+33%,实现大幅增长;集团季度CapEx 达318亿元,考虑到阿里巴巴近期确认与苹果合作,后续云与AI 领域资本投入有望持续增长,保持技术先进性,发挥AI 赋能潜力。阿里的通义千问模型通过开源生态与性能突破,叠加与苹果合作带来的海量用户覆盖,有望打开AI 模型授权与云服务增量的商业化空间,从而使阿里迎来AI 技术对公司盈利模式的革新。另,建议关注腾讯控股。腾讯云最近宣布上线DeepSeek-R1及V3 原版模型API 接口,接入大模型知识引擎并支持联网搜索,在AI 及云计算领域竞争力增强;同时,腾讯体系内AI 应用场景丰富,有望借助AI 实现用户与营收持续增长;此外,腾讯注重股东回报,24 年回购规模超1,000亿港元,25 年回购规模值得期待。
折叠屏新产品蓄势待发,产业链关注度提升。折叠屏产品正从手机开始逐渐往平板和笔电渗透。折叠屏关键零部件的持续优化升级,叠加华为、苹果等大厂入局,有望进一步带动折叠设备产业链升级。柔性 OLED 屏幕、铰链、UTG 保护盖板等折叠设备关键零部件随着技术突破在方案升级的同时有望进一步降低成本。相关标的:东睦股份、凯盛科技、精研科技、统联精密、斯迪克等。
风险提示:产业政策转变、技术进展不及预期、AI 商业应用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国际环境变化。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