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集思录系列之五:动态调整高风险地区名单 影响几何?
核心观点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化债工作的表述逐渐转向“在发展中化债”,并且提到“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支持打开新的投资空间”,重点省份退出工作已然开启。
短期内,退重点省份政策对城投债供给和定价影响有限;对于退名单后的省份而言,其项目投资规模或边际回升,但从总量来看对GDP 的贡献率预计仍不显著。
数据指标刻画退重点省份进度
经过近两年的化债工作,地方债务压力已有明显缓解。重点省份受制于此前化债政策较难新增政府投资项目,一定程度拖累当地经济发展;对于发展诉求较强、债务压力较轻的重点省份,有望从名单中率先退出。退重点省份的标准或涉及三项指标:
1、隐性债务化解进度方面,经过假设测算发现天津、贵州和云南的隐性债务率较高,退出重点省份或有一定难度;青海、宁夏和内蒙古隐性债务率明显低于非重点省份中隐性债务率较高的8 个省份的平均值,实际上宁夏和内蒙古已申请退出重点省份。
2、金融债务压力方面,对于金融债务/GDP 分子端测算采用2 种方法,2 种测算方法下东三省、青海和内蒙古该指标均相对较低。
3、融资平台压降进度。目前仅有6 个重点省份披露了2024 年平台压降数量或比例,内蒙古、辽宁和吉林的融资平台退出进度较快。
总结来看,东三省、青海、宁夏和内蒙古指标完成率较高,有望从重点省份中率先退出;重庆、天津、贵州、云南和广西退出重点省份进度或较慢。
退重点省份,影响几何?
退重点省份政策可能对城投债的供给、定价与区域投资增速带来边际变化,不过短期内影响有限。
1、风险层面,2027 年6 月底前,城投债信用风险预计总体可控。退平台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区域内所有平台实现退出前,城投出现实质债务风险的可能性很低。
2、供给层面,理论上退出重点省份后当地城投融资受限问题或有所缓解,城投债募集资金用途有望适当打开,但考虑到城投融资监管尚未呈现出显著放开,能否新增债券还应回归到主体性质的判定,截至报告日,以“是否征求债权人同意”为标准筛选的退名单主体共38 家,均未实现发债新增。因此退重点省份对整体城投债供给的影响预计较小,后续融资端的放松应主要体现在银行贷款端。
3、定价方面,退出重点省份后该区域或不再适用重点省份相关化债政策支持,区域内城投平台逐步转型为市场化经营主体,长期来看同一区域内不同资质主体或出现估值分化。但是,短期之内该政策对城投债的定价扰动有限,考虑到退重点省份进度,这一扰动最早也需要在2026 年再做观察。
4、退重点省份后,政府投资项目的限制或打开,理想状态下政府投资预计较2024 年回升,但对GDP 的贡献率仍不显著。我们以地方专项债募投项目作为样本进行测算,退名单后2025年重点省份政府投资项目规模有望回升,以宁夏和内蒙古为例,其2025 年专项债中政府投资项目规模将分别为4.01 亿元和115.19 亿元,较2024 年有一定上升;考虑到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上限为30%,且项目层面资本金比例在20%~25%,则理想状态下对应可撬动的实际投资规模最高分别为8.83 亿元和253.41 亿元,叠加政府投资拉动GDP 的乘数效应(通常为3~4 倍,以上限进行估算),预计2025 年宁夏和内蒙古政府投资对GDP 的贡献率分别为0.85%和4.75%,较2024 年的负值有明显提升,但仍不显著。
风险提示
区域退出重点省份后当地城投债估值出现波动;政府投资项目测算的假设条件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指标计算口径与官方有偏差。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