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调研】川渝菜系市场调研

证券之星 2025-04-24 07:37:17
期货学院 2025-04-24 07:37:17 阅读

  来源:银河农产品及衍生品

  研究员:刘倩楠

  期货从业证号:F3013727

  投投资咨询证号:Z0014425

  调研背景

  今年以来油脂受政策端影响较大,其中在中国对加拿大菜籽进行反倾销调查的背景下,菜油上涨幅度高于豆、棕油。之后我国意外宣布自2025年3月20日起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菜油、菜粕加征100%关税,对加菜籽的反倾销调查则尚未定论。然而加拿大作为我国菜籽菜粕进口的重要来源国,其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菜油菜粕行情波动加剧。

  目前对于国内后期能否继续采购加菜籽,国内菜油消费需求到底如何,后期是否存在缺口以及会有多大的缺口均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川渝地区作为我国菜籽主产地之一,同时也是我国菜油主要消费区,其菜油供应部分依赖外部调入,未来川渝地区菜油供应的稳定性可能会面临一定的挑战。目前现货端的高库存压力与远月偏强的预期下,产业矛盾突出。带着种种疑问,我们拜访了川渝区域一些大型油脂企业、贸易企业等,为大家带来市场一线的观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该调研纪要内容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银河期货观点,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调研路线

  调研纪要

  1.贸易企业D

  企业情况:该企业主要做菜油贸易,年贸易量约在9-10 万吨,转和非转都有。

  川渝菜油供应情况:四川的非转很多是进口俄罗斯的,本身预计国内市场年度进口俄罗斯菜油在100-120万吨,但据上游进口商调查反映,俄罗斯菜籽库存偏少,悲观来看后边俄油可能4-8月每月只能进口4-6万吨,不过这块还得再看。

  川渝菜油库存情况:3-5月受川渝消费低迷、轮出量集中及华南提货入库等,川渝菜油库存压力较大,不过当前菜油库存压力没有那么大,或者说库存压力小于预期。四川预计6月会看到明显去库,一方面在于6月四川花椒油集中提库,另一个6-9月储备可能出现集中入库高峰。

  川渝菜油消费情况:四川年菜油消费约70-80万吨,川渝地区食用油消费占比结构“食品40%、餐饮40%、家庭20%”。餐饮及休闲食品消费都在下滑,家庭消费较为刚性,但春节后处于补库淡季,菜油消费整体偏差。另外,最近2个月下游没怎么买货,主要是下游以随行就市为主,同时市场在慢慢豆油化,中包装刚性在弱化,小包装刚性还在。

  价差影响:头部企业主导,菜油行业货权集中度高,小包装消费占比稳定(57%-58%),头部企业不参与掺混,小企业掺混量(约1-2 万吨/年)对市场影响微乎其微。消费习惯固化,端消费者以油种偏好为先,价格敏感度低;端餐饮及食品厂因成本、风味及客户习惯,一旦切换豆油后难回流,认为豆菜价差主要受供应驱动而非消费替代。

  后市展望:目前产业不觉得9月国内菜油会缺,但对基差较为乐观,认为基差还会走强,6-7月四川三菜基差可能会到09+500元/吨附近。菜油市场集中度高、储备影响力强,消费替代逻辑弱化,未来行情核心驱动仍在供应端,如产区天气、进口政策等。

  2油厂E/F

  业情况:该企业主营菜油和玉米油,压榨国产菜籽和玉米胚芽,同时有精炼和浸出生产线。小榨浓香产能100/天,大榨300/天,精炼产能700-800/天。国产菜籽压榨大概1万吨左右。油脂年贸易量约在8-9万吨,3-4万吨是自己包装油使用,剩下的用于贸易。罐容3万多吨。中包装和小包装比例各一半。

  国产菜籽:四川油菜籽种植补贴100-300 /不等。今年国产菜籽产量是增加的,但是质量估计不太好。四川菜籽产量一般70-80 万吨,亩产150-200 公斤。往年收获是月份,今年气温偏低,所以月才开始收割。菜籽前年和去年开秤价大概3.2 /斤左右。四川菜籽40芥酸比20 芥酸价格高0.15 /斤。小榨菜籽出油率低的32-33%,高的35-38%,主要还是取决于菜籽质量。压榨的菜粕卖给饲料厂,浓香型加工,产出的熟饼(黄饼)不符合交割标准。四川油菜籽基本流入小榨,推崇“双高”菜籽,高芥酸、高出油率。大榨的压榨成本较高,比如 6000 /吨菜籽,大榨成本至少13000 /吨,相对而言小榨成本低。

  川渝菜油消费情况:终端需求跟去年同期相比稍差,销售较稳定,但是出库差一些,提货较慢,终端消化能力也较差。消费结构上家庭消费占比30%,食品厂占比30%,餐饮占比40%。菜豆价差影响主要体现在食品厂、餐饮端等,其对价格敏感,1-2/桶的价格差别也可能会考虑替代。中包装油较为看重成本,当菜豆价差扩大时餐饮端倾向豆油替代,而菜油的家庭消费比较稳定。整体上,豆油性价比更高,川渝后市菜油的消费可能还会下降。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