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投资策略周报:政策基调延续积极 市场短期有所调整
投资要点
市场回顾,近四个交易日(12 月27 日-1 月2 日),重要指数纷纷收跌;其中,上证综指收跌3.99%,创业板指收跌6.76%;风格层面,沪深300收跌4.19%,中证500 收跌5.80%。成交量方面微幅缩量,两市统计区间内成交5.45 万亿元;日均成交仍有1.36 万亿元,较前五个交易日减少183.72 亿元。行业方面,申万一级行业仅纺织服饰、商贸零售行业收涨,而计算机、电子、通信行业跌幅较大。
数据方面,12 月制造业景气扩张步伐有所放缓,产需两端出现分化。12月受前期一揽子政策效果继续显现影响,需求端进一步改善,新订单指数回升0.2 个百分点至51.0%;而生产指数回落0.3 个百分点至52.1%,扩张步伐有所放缓,或与部分行业处于生产淡季有关。展望而言,考虑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部署正在逐步落地,同时后续增量举措有望进一步推出,1 月制造业PMI 有望延续扩张态势。
政策方面,12 月31 日中央财办副主任在《人民日报》发文,指出202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并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其中,财政政策方面,指出“要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财政支出强度”,以确保对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拉动;货币政策方面,指出“要适时降准、降息”、“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重点任务方面,预计后续增量举措将围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陆续落地。
策略方面,当前的A 股估值水平处于相对合理的区间。如果有超预期的下行,A 股的性价比将会更加凸显,特别是在管理层定调“稳住”股市的政策基调下,A 股市场的下行风险将是受控的。每一次市场的下行,将为投资者的进场提供配置机会。敢于在调整阶段逆势买入,将是在指数中枢变动空间小但波动空间大的市场环境下,能否增厚收益的关键。
展望2025 年,PPI 的转正或需等待至明年下半年,因而依赖于价格端的上游资源和中游材料大类业绩端改善尚需等待。与此同时,依赖于需求端改善的下游消费,则需关注稳内需政策的力度,2025 年提振消费增量举措仍旧可期。对于中游制造大类而言,在政策推动供给端优化的背景下,或将迎来供需关系的改善,重点关注电力设备行业;其他大类板块中,金融板块部分细分领域业绩端存在改善预期。短期行业配置方面,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可关注:(1)消费成为扩内需的重要手段,后续增量举措可期下的消费板块;(2)科技领域强调关键核心技术和“AI+”,叠加短期国内AI 应用获推进、地方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下的TMT 板块;(3)具备防御属性叠加有望迎来险资增配过程的红利板块。
风险提示:增量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