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金融数据点评:融资需求偏弱 债券利率震荡下行格局未改

证券之星 2025-01-15 08:47:43
股市要闻 2025-01-15 08:47:43 阅读

  事件

      2025 年1 月14 日,央行公布2024 年12 月金融数据。2024 年12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900 亿元,同比少增1800亿元;12 月社会融资增量为28575 亿元,同比多增9249 亿元;12 月M1 同比下降1.4%,M2 同比增长7.3%。

      简评

      12 月金融数据总体维持弱势,受置换债券发行加快影响,政府债券融资对社融形成一定支撑,并推动M1 同比继续改善,不过私人信贷需求仍然不足,社会融资和广义货币增长相对温和。信贷方面,12 月新增贷款9900 亿元,同比少增1800 亿元,其中票据融资4500 亿元,同比多增3003 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400 亿元,同比少增8212亿元,当前实体信贷需求仍然不足,叠加债务置换影响,信贷增长相对乏力,票据冲量现象较为明显。社融方面,12 月置换债券发行规模较大,政府债券融资继续对社融形成支撑,12 月社会融资增量28575 亿元,同比多增9249亿元,不过其他融资分项相对弱势,12 月社融余额同比从上月的7.8%升至8.0%。货币方面,由于置换债券规模仍然较大,部分资金继续以企业活期存款沉淀下来,12 月M1 同比增速从上月的-3.7%升至-1.4%,M2 同比增速也受到一定支撑,不过12 月非银存款大幅减少,这对M2 反弹幅度形成明显约束,12 月M2 同比从上月的7.1%升至7.3%。

      2024 年全年新增贷款18.09 万亿元,低于2023 年全年的22.75 万亿元,其中新增居民贷款2.72 万亿元,低于2023年全年的4.33 万亿元,新增企业贷款14.33 万亿元,低于2023 年全年的17.91 万亿元,2024 年居民收入增速放缓而房地产复苏偏弱,居民贷款增长相对乏力,而实体需求不足以及监管打击套利背景下,企业贷款增长也明显放缓,全年信贷增长明显不及预期。2024 年全年社会融资增量32.26 万亿元,较2023 年少增3.32 万亿元,其中对实体信贷增量为17.05 万亿元,较2023 年少增5.17 万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1.3 万亿元,较2023 年多增1.69 万亿元,其他分项对社融增量变化贡献有限。2024 年全年M1 减少9543 亿元,而2023 年全年M1 增加8868 亿元,2024年全年M2 增加21.3 万亿元,不及2023 年全年M2 增加25.8 万亿元,在名义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拖累居民存款增长,企业信贷投放下降拖累企业存款,M1 增速从2023 年12 月的1.3%降至2024 年12 月的-1.4%,M2 增速从9.7%降至7.3%。

      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内宏观政策加快放松,尤其是置换债券发行加快,政府债券融资增长支撑社融有所企稳。考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今年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意味着今年政府债券融资有所继续增加,并有望对社会融资形成更多支撑,今年社会融资增量有望高于去年水平。按照过往社会融资与债券利率之间的逻辑,社会融资企稳回升通常可能意味着债券利率上行风险,那么今年政府债券推动的社融扩张是否会带来利率上行呢?我们认为可能不会,这其中最关键的仍是私人部门融资需求不足。过往社会融资扩张通常主要是私人部门融资推动的,而当前房地产市场恢复偏慢,私人部门融资需求相对不足,政府融资推动的社融增长对利率的影响相对有限。按照当前国内政策基调,我们预计全年经济复苏仍然偏温和,而债券利率仍然易下难上。近期海外因素使得人民币汇率有一定压力,央行加强监管而资金利率有所扰动,债券收益率也相对震荡。我们认为汇率因素可能影响货币宽松节奏,不过不改变货币放松的大方向,后续汇率压力减轻后央行有望加快放松。1-2 月处于数据和政策真空期,而机构配置需求仍然较强,债券利率总体仍趋于下行,我们继续看好国内债券市场,考虑长端利率已经定价较多预期,我们认为后续可以重点关注曲线陡峭化机会。

      一、信贷增长延续上月趋势,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进一步改善,但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回落明显12 月信贷表现整体与上月趋势一致,新增人民币贷款9900 亿元,同比少增1800 亿元,增速降至7.6%,降幅相较上月收窄。结构上,地产优化政策效果延续,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1538 亿元,全月新增3000 亿元,但企业端信贷需求同比走弱,地方化债推进下,12 月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仅400 亿元,同比大幅少增8212 亿元,与此同时票据冲量再现,12 月新增票据融资4500 亿元,同比多增3003 亿元。2024 年全年来看,信贷整体增长乏力,全年  新增人民币贷款18.09 万亿元,同比少增4.66 万亿元,除实体本身融资需求修复偏弱外,也反映了信贷挤水分、监管打击违规套利、地方化债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企业部门对信贷同比拖累较大,企业贷款合计同比少增3.58 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3.49 万亿元;而居民部门信贷需求的乏力则相对体现在短贷层面,居民短贷同比少增1.3万亿元,而2023 年同期同比多增7000 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则同比少增3000 亿元,2023 年同期同比少增2000亿元,我们认为背后或反映居民消费意愿提振偏弱下,消费类贷款需求也相应缺位,而居民消费和加杠杆意愿的偏弱也导致了企业转向去杠杆。展望来看,我们认为若想要提振居民消费意愿、重新疏通资金从居民端回流企业端的路径,宏观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发力的必要性仍在。

      二、置换债券加快发行,政府债券融资继续对社融形成支撑12 月政府债券净融资17612 亿元,同比多增8288 亿元,12 月置换债券加快发行,政府债券融资快速增长,政府债券融资余额同比从11 月的15.2%升至16.2%。12 月社会融资增量28575 亿元,同比多增9249 亿元,社融余额同比从11 月的7.8%升至8.0%,主要来自政府债券融资贡献,私人部门融资总体偏弱,尤其是对实体信贷同比继续少增。2024 年全年社会融资增量32.26 万亿元,较2023 年少增3.32 万亿元,其中对实体信贷增量为17.05 万亿元,较2023 年少增5.17 万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1.3 万亿元,较2023 年多增1.69 万亿元,其他分项对社融增量变化贡献有限。就全年来看,尽管政府债券融资明显增加,但是私人部门融资需求不足,信贷增长相对乏力,全年社会融资增长偏弱,社融余额同比从2023 年12 月的9.5%降至2024 年12 月的8.0%,社会融资增长放缓对应名义经济增速,其实也是2024 年债券收益率下行的重要驱动。就2025 年来看,在财政政策放松加快背景下,政府债券融资可能继续增长,并有望继续对社会融资形成支撑,不过考虑房地产市场恢复偏慢,私人部门融资需求或仍然不足,我们预计今年社会融资增量可能较2024 年有所增加,不过增加幅度可能会相对受限。

      三、债务置换推动M1 继续反弹,非银存款减少制约M2 回升幅度12 月M1 增加20096 亿元,同比多增15457 亿元,M1 同比从11 月的-3.7%继续升至-1.4%,12 月置换债券发行规模仍较大,由于从债券发行到资金实际使用需要一定时间,短期较多资金继续以活期存款形式沉淀在银行体系,并持续对M1 形成一定支撑。12 月M2 增加15713 亿元,同比多增5014 亿元,M2 同比从11 月的7.1%升至7.3%,受企业活期存款增长支撑,M2 同比增速也有所企稳,不过我们注意到其他存款增长相对乏力,尤其是12 月非银存款减少3.17 万亿元,同比多减26374 亿元,对M2 增长形成较大拖累。此外,12 月财政存款减少16725 亿元,同比多减7504 亿元,12 月财政投放较快,这对资金面形成一定利好。2024 年全年M1 减少9543 亿元,而2023 年全年M1 增加8868 亿元,2024 年全年M2 增加21.3 万亿元,不及2023 年全年M2 增加25.8 万亿元,在名义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拖累居民存款增长,企业信贷投放下降拖累企业存款,整体货币派生乃至广义货币增长放缓,M1 增速从2023 年12 月的1.3%降至2024 年12 月的-1.4%,M2 增速从9.7%降至7.3%。就2025年来看,财政扩张背景下的财政投放可能对广义货币增长有所贡献,不过私人部门融资不足背景下,存款增长或难有明显回升。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