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信息化研究框架:(一)总章
电网结构分为五部分: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承担着输送和分配电能的重要任务。电力从发电厂出发,通过输电环节到达最终用户,期间通过变电升高或降低电压以减少线路损耗;电力信息化在整个电路环节都有需求。在中国,发电装机容量由“五大四小”发电企业集团主导,而输配电则主要由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负责,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中国电网的投资持续增长,2024 年1-10 月投资额同比增长21%,显示出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
电力改革进入市场化阶段:中国电力行业经历了从集资办电、政企分开、厂网分离到市场化四个阶段。市场化改革自2015 年以来推动了电力交易机构和售电侧改革,旨在明晰电力成本构成、完善电价形成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我们列举了五家典型的电力信息化公司,其中四家近八年净利润CAGR 超15%,三家超20%,电力信息化需求增长显著。
目前,电力消费增加和新能源规模扩大对电网提出挑战,特别是新能源波动性影响电网安全运行。市场化改革通过电价改革、需求响应和电力市场建设促进新能源消纳。煤电灵活性改造、微电网、储能技术和虚拟电厂等灵活性改造措施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成为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理工能科、朗新集团、安科瑞、东方电子、云涌科技、国网信通、远光软件、恒华科技、智洋创新等电力信息化相关标的。
风险提示:电力市场化改革不及预期;电力行业竞争格局加剧风险;技术出现重大变革风险;经济波动风险等。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