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周报:“两新”政策加力扩围 央行暂停买入国债
银行板块表现优于市场:本周沪深 300 指数下跌 1.13%,银行板块上涨0.53%。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0.31%、+0.89%、+1.05%、-0.06%。个股方面,13家银行上涨,其中,宁波银行(+6.04%)、兴业银行(+3.49%)、成都银行(+3.23%)、諭农商行(+3.11%)、青岛银行(+2.39%)涨幅居前。截至1月10日,银行板块 PB为0.64 倍,股息率为6.15%。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持续提振投资与消费,利好银行信贷:1月8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有关情况:会议表示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支持“两新”的资金规模比去年有大幅增加。预计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在2万亿元左右。我们认为“两新”政策有望促进企业和居民部门信贷需求改善,撬动配套项目增量融资,并引导银行信贷资源持续向重点领域倾斜,有助于银行信贷规模增长、结构优化,以及中长期风险识别与管控能力提升。具体来看:(1)加力推进设备更新,加大信贷额度和贴息支持,提高民营企业支持力度。会议表示在中央财政贴息 1.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发改委将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进行额外贴息,进一步放大资金撬动效应,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截至 2024年末,设备更新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3%,叠加财政贴息后实际融资成本 1.5%。同时,央行也积极督促银行将设备更新信贷资源向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倾斜。(2)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强政策补贴与金融支持联动。会议表示拓宽更新补贴范围,并允许各地探索补贴政策与金融支持联动,有效放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推动更多高质量的耐用消费品进入居民生活。汽车、家电、消费电子领域需求刺激下,银行消费贷款投放有望回暖。
央行暂停买入国债,短期流动性趋于均衡,中长期红利资产价值延续:央行宣布自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我们认为本次央行暂停买入国债主要由于短期债券利率下行过快。影响来看,暂停买债促进短债利率上升,同时约束长债利率下行空间,助力稳汇率;考虑到银行机构债券资产以配置盘为主,稳定债市利率预期有助呵护银行息差。央行暂停买债不改变中长期货币政策宽松基调,银行红利价值仍存。短期来看,央行于 2024年 8 月至 12 月通过国债净买入已累计释放流动性1万亿元,与此同时,结合公开市场操作、买断式逆回购、降准等手段,市场流动性仍保持合理充裕。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基本面有待修复,市场风险偏好仍较低,在财政发力、货币政策宽松导向下,银行红利价值仍然显著。投资建议:逆周期调节加强,两重两新政策加力扩围,财政发力支撑银行信贷。货币政策转向宽松,适时降准降息,银行息差仍承压,但负债成本优化成效释放有望加速。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导向不变,银行资产质量有望受益。市值管理力度加大有望提振银行估值中枢。我们继续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维持推荐评级。个股方面,推荐工商银行(601398)、建设银行(601939)、邮储银行(601658)、江苏银行(600919)、常熟银行(601128)。
风险提示:经济不及预期,资产质量恶化风险;利率下行,NIM 承压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