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行业周报:假期效应影响整体成交 但一线城市展现活力
新房成交量持续同比下跌,但一线城市转跌为升
上周(至2 月9 日)30 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达66 万平方米,同比下跌13.4%,优于前周的93.2%同比下跌,环比增长380.4%,优于前周的92.2%环比下降。即使上周部份日子仍是春节假期,一线城市仍然转跌为升。上周同比变化率:一、二、三线城市分别为+57.3%、-27.8%、-18.8%(前周同比:-96.5%、-90.6%、-96.3%)。
一线新房成交量:不同地市的同比变化差异明显
2025 年首周至今北京一手商品住宅累计成交量分别为45 万平方米,同比下跌48.4%,在一线城市中表现最差。其余城市上海、广州、深圳累计成交量分别为93 万、70 万、47万平方米,同比上升1.4%、49.7%、108.6%。一线地市间的同比变化差异明显。
商品房存销比环比大幅上涨
按面积,上周十大城市商品房存销比为224.5,高于去年同期的124.6 及前周的138.6。
一线地市存销比为157.1,高于去年同期的97.7 及前周的93.6。二线地市存销比达311.7,高于去年同期的153.7 及前周的202.6。
土地成交量同比下跌
上周100 大中城市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为875 万平方米,同比下跌36.9%,环比上升267.8%,同比变化差于前周的15.0%同比上升。虽然如此,一线城市成交建筑面积同比增加26.7%,环比上升293.3%至46 万平方米,同比变化优于前周的0.8%同比下跌。
中央推动将符合条件的项目均纳入“白名单”
中央层面方面,上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专班向媒体表示,2025 年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应进尽进、应贷尽贷、能早尽早”原则,将符合条件的项目均纳入“白名单”(注:指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
内房港股落后大市
虽然上周内房港股整体上升,但是涨幅明显低于大市(恒生指数)。央企开发商、地方国企开发商、民企开发商、中国香港/海外开发商、物业管理/中介、房托、建筑/代建/设备分别落后大市1.2、6.1、2.1、3.8、5.2、3.7、4.1 个百分点。
评论:一线地市新房及土地成交量皆同比转跌为升上周新房成交量同比下跌,但降幅已较前周收窄。成交下跌可归因于假期效应。上周(2月3 日至9 日)为农历正月初六至十二,部份日子为春节假期。去年同期春节仍未来临,农历正月初一为2024 年2 月10 日。按城市类别,上周一线地市新房及土地成交量皆同比转跌为升,反映刚实需求,属于好现象。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利率波动、项目延迟、融资困难。
(注:资料根据最新初值统计及近周重列后的数字)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