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周报:短端信用开始修复 由短及长进行配置
本周央行OMO 净回笼2517 亿元,资金价格小幅回落但仍偏贵,资金面整体平稳均衡。在股债跷板效应、机构赎回压力扰动、银行卖债兑现收益等影响下,本周债市情绪承压,周二长端国债收益率大幅调整,周三有所修复后市场进入震荡。信用债表现好于利率债,走势有所分化,中短端信用品种收益率多数下行,长久期品种则继续调整;利差方面,短端压缩,2y 及以上品种整体走阔。
债市赎回压力有所缓解:
1)基金:在经历3 月6 日至3 月11 日连续四个交易日债基净值较大幅度下跌后,本周自3 月12 日起,债基净值开始转正,债券ETF 份额单日变动同步转正,出现阶段性企稳迹象。
2)理财:短期理财产品单日净值变动自3 月12 日起转正,中长期理财产品单日净值变动自3 月13 日起转正。但本周理财规模周度环比下跌幅度仍大于往年,或受近期投资者风险偏好转强影响。
3)信用债净买入情况:本周前三个交易日,基金持续净卖出信用债合计274亿元,最后两个交易日基金开始转为净买入信用债,累计净买入规模为239 亿元,且净买入规模呈增加趋势,亦表现出阶段性企稳迹象。
后市展望:
当前信用债出现阶段性企稳迹象,并开始按照“先短端后长端”、“先高等级后低等级”的规律逐步修复。展望后市,仍需关注资金价格、股债跷板及机构赎回压力等因素可能造成的债市波动。一方面,当前资金价格仍高于2024 年11月水平,在税期缴款、银行为跨季指标做准备等因素影响下,资金面或仍有扰动。另一方面,权益市场若表现强势,市场风险偏好转强,或仍将对债市造成明显负面冲击。但从理财安全垫角度看,目前仍有20BP 左右空间,保护尚且充足,短期出现大规模赎回潮或大幅度净值波动的可能性不大。
信用策略方面:
信用债经过近期调整后配置性价比凸显,且本周短端品种已出现企稳迹象,从季节性来看3 月亦通常是信用利差高点,全年来看处于较好的入场时机,当前可由短及长进行配置。
1)配置型账户可结合负债属性差异,关注信用利差挖掘机会。①对于负债端稳定性偏弱的机构,可重点关注3y 以内非金品种,利差处于较高历史分位数,且能保证一定流动性,应对赎回风险;4-5y 票息较高的中等资质个券可做底仓增厚收益。对于5y 以上长久期信用债,持谨慎态度,利差保护相对偏弱,年内利差大幅压缩空间或较为有限。②对于负债端稳定性较高的机构,超长久期信用债配置性价比有所回归,可精选部分优质主体逢高配置,提前布局博取票息收益。当前10y 隐含评级AA+中短票信用利差为76BP,接近2024 年以来最高水平,具有一定配置性价比。
2)交易型账户关注右侧机会,优先考虑流动性更好的国股行二永等品种。短期债市仍面临向上波动的风险,但基本面尚不对债市形成显著的负面扰动,可关注债市出现明显调整使得赔率提升,或超预期宽松落地、交易情绪大幅转强带来的右侧机会,5y 以上二级资本债赔率空间可观,或是右侧拐点出现后追涨的重要工具。
重点政策及热点事件:本周重点关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顾问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开展债务重组类债券置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 年信贷市场工作会议、公募基金改革方案细则或即将出台等。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口径出现偏差;信用风险事件超预期发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