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创新药行业首次覆盖:抗肿瘤疗法持续迭代 国产新药迎来突破
本报告导读:
我国肿瘤创新药发展态势迅猛,凭借ADC、双抗等技术优势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
当前抗肿瘤疗法持续迭代,国产新药有望大展身手,看好创新属性高的细分龙头。
投资要点: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当前头部创新药企业研发&销售体系成熟,费用增长稳健,伴随核心产业商业化持续放量,多家企业扭亏节点临近,创新迎来收获期。重点关注产品差异化优势显著,创新属性较高的细分龙头。推荐标的:①Biotech:百利天恒、再鼎医药、贝达药业、益方生物;②制药公司:翰森制药、科伦药业、新诺威、三生制药、复星医药。
肿瘤治疗未满足需求巨大,市场有望持续扩容。肿瘤成因复杂,随着对肿瘤的持续研究,肿瘤的治疗逐渐转向精准化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逐步兴起。尽管近年来抗肿瘤治疗取得一定突破,部分肿瘤患者生存率显著提升,但仍有部分疾病5 年生存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有明显提升空间。此外,相较于海外发达国家,我国诊疗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临床升级需求更为迫切。随着更多药物问世,全球肿瘤药物市场有望快速扩容。尽管我国创新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叠加国内全链条政策支持,支付端持续优化,有望推动市场快速扩容。当前我国肿瘤创新药研发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正快速追赶美国。
肿瘤治疗进入精准化、平台化创新阶段,中国企业凭借ADC、双抗等技术优势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早期管线国际化授权成为增长引擎。ADC 全球在研管线超400 项,中国企业占据全球40%的管线份额,HER2 已形成成熟技术路径,TROP2 和EGFR 在肺癌、乳腺癌等适应症突破在即。B7-H3、CLDN18.2 等在中后期临床快速推进。
双抗凭借双靶点协同机制实现精准治疗,当前以血液瘤占主导(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等),近年逐步向实体瘤扩展,双抗/多抗出海势头迅猛攀升,发展潜力十足。
抗肿瘤主流疗法持续迭代,国产新药有望大展身手。近年来,以K药为代表的PD-1/PD-L1 单抗已成为新一代抗肿瘤的基石疗法;在此基础上,ADC 和双抗药物锋芒初现,为现有的临床疗法指明升级方向。譬如,肺癌、乳腺癌为滋生重磅单品的核心市场,国产重磅单品已陆续崭露头角,有望为一线野生型NSCLC、TNBC、HER2 阳性乳腺癌等巨大的存量市场带来疗法迭代,亦有望在二线野生型NSCLC、二/三线EGFRm NSCLC、内分泌疗法经治HR+HER2-乳腺癌等目前临床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蓝海市场中取得突破。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