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投融资行业:2024十大热点 盘点城投
化债政策加码
毋庸置疑,“化债”是贯穿城投全年的最高频词汇。自2023 年7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一揽子化债”以来,“35 号文”、“47 号文”等化债政策频出;2024 年11 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2024 年12 月,各省首批合计2 万亿的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券额度落地。
其中,《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3]35 号)(即:35 号文)目的在于防范和化解融资平台等地方债务风险,要求支持12个重点省份(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融资平台今明两年债务存量化解;严控融资平台各类债务规模新增,引导债务规模与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财力匹配。2024 年以来,47 号文、134 号文陆续印发,进一步细化重点省份及非重点省份的化债要求。2024 年7 月,网传国务院办公厅印发“134 号文”,134 号文核心内容是对35 号文规定于2024 年底前到期无法偿还的债务延期至2027年6 月前,同时将债务置换和重组的范围扩大至重点省份的非持牌金融机构债务,以及非重点省份的非标和非持牌金融机构债务。2024 年8 月,网传由央行、财政部、发改委和证监会联合发布的150 号文,明确提到地方退平台不晚于2027 年6 月末、退平台名单需征得2/3 债权人同意、退平台是发债新增的要件。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的《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从2024 年开始,我国将增加6 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同时,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 亿元专门用于化债,两项政策累计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 万亿元。随后在年底各地陆续发行了合计2 万亿的特殊再融资债,从发行规模来看,江苏省以2511 亿元的绝对规模排首位,湖南、河南等经济大省亦争取到了逾千亿的化债资金,总的来看,本次特殊再融资债的额度向经济发展程度高、地方平台债务余额较高的地区倾斜。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