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月度报告:利率|1月 10年国债利率1.5%

证券之星 2025-01-01 12:18:08
股市要闻 2025-01-01 12:18:08 阅读

  2024 年12 月债市创纪录

      10 年国债利率下行幅度创次贷危机以来单月记录,此外多券种利率水平也创历史新低,10 年国债利率有效突破1.7%,30 年国债利率有效突破2.0%。

      货币宽松交易是推动利率下行的最大逻辑,此外还包括规范同业存款利率和政府债供给逐渐缩量,在宏观逻辑催化下,静态逐渐走低,机构对动态的博弈愈发极致。另一方面,资金面、央行关注利率风险则对债市构成一定阻力。

      2025 年1 月债牛延续,10 年国债利率区间1.5~1.7%,久期策略依旧最佳季节性角度,1 月利率多下行。宏观数据对市场影响较小,债市主要逻辑包括宏观政策和宽货币节奏、开门红的可能性、资金面、跨年配置力量等。

      外围在变。外围存在两方面不确定性,一是特朗普加征关税的节奏,二是美联储降息节奏。

      政策伺机而动。国内宏观政策定调已经明确,但由于特朗普政策的可预测性较低,国内政策节奏可能调整、甚至再度突变,货币以外,重点关注地产政策、直接的居民增收和促消费政策。

      央行以我为主,宽货币在即。金融市场对联储降息节奏已经有提前修正,美债利率大概率见顶,对我国货币政策掣肘有限。

      我们认为,2025 年1 月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下的第一个窗口,我们认为降准降息可期,降准幅度可能为0.5 个百分点,降息幅度可能是20bp。

      利率债供给开门红的可能性最高,实体可能延续结构性修复,信贷开门红成色较弱,债市仍处于有利位置。利率债供给放量,对债市的影响需要结合信贷进行考量。虽然政金债供给上升可能引致信贷投放的边际变化,但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防空转的诉求仍在,我们认为信贷投放偏弱,债市仍然处于有利位置。

      央行积极配合之下,1 月资金面可能呈均衡偏松态势,OMO 降息后资金利率向下平移20bp。虽然利率债供给可能开门红,但央行通过多种工具精准调控资金面。跨年后,考虑到一是短期内资金季节性转松,二是降准有希望落地,我们对资金面持乐观态度。从央行视角来看,当前资金面可能仍处于宽松状态,资金利率的有效突破,还需要等待政策利率调降。

      1 月跨年配置大概率延续,交易盘也不会轻易离场,对久期和资本利得的博弈只会愈演愈烈。虽然银行的净买入节奏受央行影响,但信贷开门红成色可能并不高,银行也有增配债券的诉求。人身险为了应对利差损,当务之急是增配长久期债券、降低久期缺口;且随着利率下行,保险准备金补提力度加大,保险增配超长债博弈更高收益的迫切性越来越高。

      在不考虑政策突变的情况下,我们判断1 月货币宽松交易将延续,10 年国债利率在1.5~1.7%,CD 利率向1.4%演绎,久期策略依旧是最好选择。

      风险提示:经济表现不确定、政策力度不确定、市场走势不确定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