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汽车系列深度之38:智能化正逐步成为效率密码

证券之星 2025-01-10 16:06:53
股市要闻 2025-01-10 16:06:53 阅读

  整车框架重构:翻滚的木桶——竞争的本质仍是短板效应

    翻滚的木桶:周期往复,抹平企业能力之间的方差后,竞争重回性价比。因此,必然需要一个新的长板才能继续强化竞争优势。

      20多年前中国汽车工业全是短板,以“借鉴”的方式先完成制造能力的积累;

    15年前,从低端产品开始全面在三四线以下城市铺开(渠道)市场;

    10年前开始了自己的新品类定义(市场),自主品牌在SUV市场全面崛起;

    5年前,逐步进入平台化(技术)造车时代,技术短板抹平;

    3年前,新能源(技术)时代到来,再次拉开了各家的产品力差距;

    当下,自主品牌产品力方差再次拉进,全新的长板(营销)正再一次拉大各家销量的方差。

      周期往复,也类似钟摆。从产品到营销间反复摆动,摆动周期或长达10年。如我们前期策略报告《寻找变革创新与行业景气的交集-2023年汽车行业投资策略》中预言的,下一个长板或许是‘管理’——多品牌管理、全球化管理。

      用户对智驾的感知及变现可能:

      不同产品购车关注因素有差异,但智驾可以有极高优先级。大型SUV消费需求差异显著;8w左右的SUV市场,智能化也并非刚需,但仍具撬动作用。

      智驾能力差异可被明显感知和评价,会转换成口碑和推荐,和销量产生正循环。小鹏P7+智驾卖点受到极大关注,形成品牌标签,显著助力销售。

      各家方案对比:

      无图已成标配,各车企已有充分技术基础,2024H2上车可开。

      纯视觉方案各有分歧。海外主要为特斯拉,国内目前主流车型仅小鹏P7+。一般30w以上车型仍配激光雷达,20w车型(小鹏)开始尝试纯视觉方案。

      头部车企开始端到端技术储备,2025年上车。但是模型细节有差异(华为两张网、理想VLM)。

      投资分析意见:细分市场用户首要关注性价比,品牌效应具备变现能力,可重点关注10-20w区间有智驾长板的车企产品。

      风险提示:细分领域法规尚不完善风险,法规差异风险,行业复苏不及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