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重大事项点评-测算:2025年险资入市资金或可达4500+亿量级
事项: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 月23 日上午9 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证监会主席吴清和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央行党委委员邹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集体出席,介绍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评论:
会议核心增量:
(1)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2025 年开始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 股。
(2)2025 年上半年第二批保险公司设立私募基金投资股票试点,不低于1000亿元,春节前先批500 亿元。预计第二批试点更加灵活,可以是单家或多家保险公司发起设立。
(3)未来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 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
针对第一点增量,我们进行如下测算:
1、测算样本说明:大型险企选择A 股五大上市险企+中国太平,考虑中国平安虽然作为民营,但头部险企预计响应监管号召发挥头雁效应。与其他保险公司分部计算增量资金。
2、核心假设:大型险企拆分考虑人身险和财险,人身险赔付支出使用11 月行业数据约39%,费用假设为15%(此处暂不考虑准备金计提的影响),财险假设COR 平均为98%。大型险企扣除支出后的保费部分用于投资A 股比例假设30%,其他险企假设10%。
3、测算过程(静态):
大型合计24E 保费约3.1 万亿(人身险2 万亿),投资A 股合计2764 亿元;其他合计24E 保费约2.6 万亿,投资A 股合计1600 亿元;二者合计4364 亿元。
4、考虑2025 年增速:
25 年预测增速在5%/8%/10%情况下, 对应险资入市增量预计为4583/4714/4801 亿元。
险资增量资金入市还受偿付能力、新准则下会计波动、保单产品组合资负匹配等因素约束。虽然上市头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基本对应权益配置上限可以到达30%,但是权益配置上升预计影响偿付能力下降,或造成险企对应配置上限“滑档”。其次,新准则下虽然股票投资可以FVOCI 计入表内,减小公允价值波动对净利润的影响,但对于净资产产生的影响无法熨平。第三方面,若基于SAA框架理解,资产端配置中枢改变的前提要素是负债端资金属性改变,当前险企积极销售分红险,但分红险占比的提升预计是逐步到位的节奏,一次性提升资产配置占比或还需考虑负债端资金结构与风偏约束。
投资建议:据我们测算,险资2025 年入市增量资金预计可达4500+亿量级。
同时《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通过考核行为引导险资等四类中长线资金入市,中长期考核或将有效助力上述长钱突破投资的“软性”约束,缩短与配置上限的距离。从配置角度,我们依旧认为具备成熟商业模式、稳定的治理体系、分红现金流稳定的价值型企业将持续受到中长期资金青睐。
从资本市场角度,监管持续推动中长线资金入市,将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改善资本市场生态,建议关注保险弹性标的,推荐新华、国寿。
风险提示:监管变动、长端利率持续下行、权益市场波动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