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追踪(八):OPTIMUS量产在即 产业链弹性释放
行业近况
2025 年2 月6 日,特斯拉美国弗里蒙特工厂发布了多个工程岗位招聘信息,其中至少有12 个与Optimus相关的职位,涵盖制造工程师、生产经理和流程主管等关键岗位,我们认为这标志特斯拉正加速推进Optimus量产进程。我们认为,伴随Optimus上调量产预期,核心资产重要性凸显,前期关注度相对较低/单机价值量较低的非核心赛道亦迎来弹性释放机遇。
评论
高价值量核心赛道弹性显著,量产在即把握核心资产。1)关节总成,我们测算大批量量产后旋转关节执行器/直线关节执行器价值量或达到2.7/3.5万元;2)核心Tier2:我们测算大批量量产后行星滚柱丝杠/谐波减速器/空心杯电机价值量或达2/0.8/1.7 万元。以上产品具备一定壁垒,降本及快速爬产需求带动国产供应商进入供应链,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步入量产期,首先要把握核心赛道核心标的。
热管理:机器人与汽车热管理技术同源,看好汽车热管理龙头进行跨领域布局。汽车热管理以三电系统、座舱空调为主,涉及的散热器件更多,结构更复杂。机器人热管理减少了对于空调的需求,但由于机器人体积小、带电量相对较低,因此对于散热器件的体积和热效率要求更高。我们认为,机器人热管理与车端发展方向一致,遵循风冷向液冷升级路线;汽车热管理公司已经在相关技术领域有较深布局,当前通过不断积累专利投入,有望实现在机器人热管理领域的先发布局,实现下游应用横向扩展。
轻量化:机器人与汽车轻量化路径异曲同工,头部企业加速入局。轻量化路径主要包括:材料轻量化、工艺轻量化、设计轻量化,材料轻量化为核心。
汽车轻量化领域,综合考虑质量、强度、抗腐蚀性等因素,注塑、钢材热冲压、铝合金压铸已在车身/底盘/三电等领域广泛应用,镁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逐步推广中。机器人对加工精度和强度要求相对较低,但对轻量化程度、关节处散热能力要求更高,因此镁/铝合金、PEEK材料、碳纤维或更受青睐。
我们认为汽车轻量化企业在铝镁合金加工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具备大批量生产能力,同时具备车端客户协同优势,有望快速切入机器人轻量化领域。
估值与建议
相关公司:1)核心标的:拓普集团,绿的谐波(机械)、鸣志电器(机械)、兆威机电(机械),双林股份。2)热管理:银轮股份、浙江荣泰(未覆盖);3)轻量化:旭升集团、爱柯迪、嵘泰股份、星源卓镁(未覆盖)、肇民科技(未覆盖)、领益智造(科技硬件)等。
风险
量产进展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