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行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农业农村相关装备有望获益
事件:
2025 年4 月7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投资要点:
政策根植农业农村建设,与我国机械设备产业密切相关。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粮食与重要农产品的稳定供应一直是拥有庞大人口规模的我国的头等事务,虽然通过长年的发展,我国粮食产量在2024 年首破1.4 万亿斤,持续10 年保持在1.3 万亿斤以上的规模,农业现代化水平稳健提高,向农业强国发展的基本条件已然具备,然而农业生产基础不牢靠、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等问题依然突出。规划提出要打牢设施、技术、装备等方面的基础,提升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并加速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将绿色循环与低碳发展成为农业强国的底色,目标到2027 年,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达到1.4 万亿斤,对农业的科技与装备的支撑要持续加强,农机装备补短板工作要取得阶段性成果,逐步落实出行、用水与如厕便利,并稳步增强污水治理水平,到2035 年,我国建设农业强国需要获得显著成果,到本世纪中叶,要全面实现农业强国的目标,设施装备配套水平完善。政策目标中多次提及农业装备与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与绿色发展,或将带动我国农业相关装备市场预期提升。
多方位建设农业农村,多角度惠及机械设备产业发展。在夯实粮食安全方面,规划提出要优先将东北黑土、平原、拥有水利灌溉条件的地区的耕地开发为高标准农田,并强化现代化灌区建设改造,完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加速提升糖料蔗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并实行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以建设具备装备先进等特点的现代种养设施。我们认为,先进的农用机械(如糖料蔗种植、收割装备等)、现代化的水利装备(如高效水泵、物联网水利仪器仪表)以及现代化设施农业装备(如温室空气调节类装备等)的市场规模将因此获得扩张;在农业装备创新方面,政策提出要推动农机装备全程全面升级,强化大型高端智能农机、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等农机装备与关键零部件的研制应用,加速国产农机装备全面支持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落实,推动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并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培育重要农机装备的产业集群,构建产业链上下游稳定配套、工程电子等领域的相关企业协同参与的格局。我们认为,可以重点关注在大型高端智能农机、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等农用机械领域具备优势或正在布局相关领域的机械设备上市企业及其上游零部件生产企业;在农业产业体系升级方面,政策要求推进农产品加工流通的优化升级,研发种类多样、品质优良的加工产品,优化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布局,推进有需要的县乡村强化田头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完善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并推进面源污染的综合防治工作,培养生态循环农业。我们认为,冷链冷藏设备、物流装备(如分拣机等)以及环保装备的产业发展将受到政策推动。
投资建议:建议重点关注上述重点提及的机械设备行业上市标的。
风险提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 年)》政策推进受阻的风险;美国对全球经济胁迫加码的风险;其他宏观、市场性风险等。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