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周报:12月建筑业景气度回升 持续关注低估值基建央企经营改善
本周投资建议:
12 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1%,较上月下降0.2pct;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 产出指数均为52.2%,分别比上月上升2.2pct 和1.4pct。12 月非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升,其中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2%,较上月上升3.5pct,或主要系受春节假期临近等影响,部分企业抢抓施工进度,叠加化债持续推进下,存量项目建设实施加快,建筑业重回扩张。从需求端来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51.4%,2024 年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企业新签合同量有所增加。
1 月3 日,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两重”建设方面,2025 年将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从三方面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包括:1)加大建设力度,将水利支持范围拓展至全国中大型灌区、大中型引调水工程,将重点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等项目纳入支持范围,2)加强软硬结合,3)加快工作进度,在2024 年提前下达2025 年约1000 亿项目清单基础上,近期将在下达一批项目清单,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关于“两新”工作,2025 年将大幅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加大扩围实施“两新”工作。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更充分释放政策效能,下一步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
12 月建筑业重回扩张,施工进度加快,新签订单增加,建筑央企营收/订单或有所改善。2025 年来看,财政端整体定调偏积极,“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持续推进,基建需求端预期向好,同时将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叠加地方政府专项债持续发力,2025 年基建投资有望维持稳健增长,结合化债政策、央企考核优化及市值管理指引持续落地实施,政策和基本面改善驱动下,建筑央企市场表现有望维持向好态势。
1 月3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指出城市更新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要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街区、厂区和城中村等改造,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要支持各地因地制宜进行创新探索,建立健全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12 月31 日,根据中指院监测数据显示,2024 年1-12 月,TOP100 房企销售总额为4.35 万亿元,同比下降30.60%。12 月TOP100 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3.41%,环比11 月增长28.86%。自9.26 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以来,地产宽松政策持续发布,Q4 房地产市场出现“阶段性回稳”,房企销售额降幅逐月收窄。12 月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预计随着地产政策逐步落地实施,全国商品房销售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
建议关注:
1)12 月建筑业景气度回升,2025 年基建需求端和资金端均预期向好,财政发力叠加化债实施助力基本面改善,央企考核优化叠加市值管理驱动破净建筑央企价值提升: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中冶;
2)基建设计企业位居产业链前端,受益财政/投资加码预期和化债实施,龙头业绩稳健、竞争力更强,建议关注:地铁设计、中交设计;
3)12 月TOP100 房企销售环比增长,政策宽松下地产销售有望止跌企稳,前端设计标的有望迎来基本面改善和估值提升,建议关注主业发展稳健,同时布局新兴业务,有望创造新业绩增长点的标的:华阳国际;
4)国际政局变动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业务布局投入力度或加大,建议关注海外细分领域竞争力突出的国际工程服务商:中材国际、中钢国际。
中长期配置主线建议:
国际政局有望驱动内需扩张,2025 年财政政策持续发力,提升赤字、扩大专项债发行规模、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助力基建投资稳健增长。随化债措施逐步落地,政府投资在建项目实施进度有望提速,工程付款改善可期,同时新建项目投资资金/资源空间释放,叠加明年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预期,助力创造基建投资增量需求。扩内需预期下,地产政策或将继续出台,地产行业下行态势改善可期。此外,基于发展战略角度,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业务布局投入力度或加大,建筑行业多家头部企业积极扩展国际化布局,海外工程建设释放市场需求增量。目前建筑行业央企基本面整体稳健,经营质量改善为各家目标,央国企集中度持续提升,财政预期加码叠加地方政策化债落地实施,驱动公司基本面修复,叠加市值管理、国企改革和鼓励分红持续推进,估值有望提升。建议关注低估值基建龙头、基建设计龙头、国际工程优质标的和地方基建龙头国企:
(1)低估值建筑央企:财政预期加码叠加化债落地实施,建筑央企经营指标有望改善,央企市值管理全面推开,助力低估值央企估值提升,建议关注: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铁。
(2)基建设计标的:基建设计企业位居产业链前端,受益化债落地和财政加码预期,龙头业绩稳健、竞争力更强,股东资源赋能充分,存在资产重组可能性,建议关注:地铁设计、中交设计。
(3)出海优质龙头:基于发展战略角度,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业务布局投入力度或加大,建议关注海外业务占比高,海外订单持续增长,海外细分领域竞争力突出的国际工程服务商:中材国际、中钢国际;
(4)优质地方国企:业务所在区域财政状况相对占优,公司自身经营稳健,围绕主业进行产业链拓展,现金流或ROE 表现亮眼,建议关注:隧道股份、地铁设计;
(5)建筑+商业模式占优个股:区别于传统垫资的工程承包企业,制造模式以及向设备、运维等领域转变的个股更受益于商业模式带来的经营指标改善和未来估值提升。建议关注:中材国际。
风险提示:政策实施不及预期、经济下行风险、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地产回暖不及预期、地方财政增长缓慢风险等。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