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点评: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落地 理论最早调降时点为25Q3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落地。1 月10 日,金管局下发《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明确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与长端利率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细则。负债端成本管控作为化解利差损风险的核心抓手,正式步入动态调整的新纪元。
《通知》明确预定利率动态调整规则细则:
明确预定利率研究值的概念:预定利率研究值是预定利率是否调整的关键参考值,与5年期LPR、5 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0 年期国债收益率等市场利率变化和行业资产负债管理情况相关,保险行业协会将每季度发布预定利率研究值。
明确预定利率的动态调整机制:1)预定利率最高值为0.25%的整倍数。2)调降原则:在售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2 个季度高于预定利率25bps 以上时,需及时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需在2 个月内做好产品切换。3)调升原则:
在售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2 个季度低于预定利率25bps 以上时,可以适当上调预定利率最高值,调整后预定利率最高值原则上不超过研究值。4)在调整普通型产品预定利率时,按照一定差值调整分红险、万能险预定利率最高值。5)特殊情况:市场利率、公司经营短期发生重大变化时,需及时研究调整预定利率。
预定利率短期内仍将保持稳定,理论最早调降时间为25Q3。根据保险行业协会官网1 月10 日发布的信息,最新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34%,低于当前普通寿险产品预定利率(2.50%)16pbs,尚未触及25bps 大关,根据预定利率动态调整规则,如短期市场利率无重大变化,预定利率的最早调降节点为25Q3,缓解近期长端利率下行态势下市场对于短期内下调预定利率的担忧。预计开门红仍将平稳推进,头部公司开门红NBV 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在灵活调整新增负债成本的基础上有助于平滑业务波动。低利率环境下,构建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有助于确保险企在新单销售时做好资、负匹配即可避免出现利差损风险;同时,显著提升预定利率水平的前瞻性市场指引,缓解因预定利率调整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阶段性业务冲刺,降低负债端业务波动,推动业务理性、稳健发展。
投资分析意见:负债成本管控机制进一步完善,资产端支持政策落地可期。压降负债成本的思路进一步明确,通过调降预定利率、优化产品结构压降新增负债成本,通过设置分红险红利实现率及万能险结算利率上限调降存量负债成本。资产端支持政策落地可期,分级监管思路下,头部公司有望得到进一步资源倾斜,建议关注后续疏通险资入市“堵点”、试点投资黄金合约及境外资产配置探索等相关政策的积极影响。短期建议择机关注高弹性标的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期推荐具有估值逻辑切换潜力的标的:1)具有潜在市值管理alpha 的标的:中国平安、中国财险;2)具有经营alpha 的标的:中国太保。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下行、权益市场波动、政策影响超预期、大灾超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