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日报:隔夜16% 10年1.6%
复盘与思考:
1 月15 日,股市迎来大涨后回调,债市收益率窄幅波动。上证指数、沪深300 指数分别下跌0.43%、0.64%,中证2000 下跌0.29%,万得微盘股指上涨0.05%;中证可转债指数上涨0.22%;10 年、30 年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0.8bp、0.3bp 至1.62%、1.86%。商品价格存在分化,贵金属表现相对强势,黄金、白银价格分别上涨0.49%、0.71%;基建地产类商品价格也普遍上涨,螺纹钢、铁矿石、沥青、玻璃价格分别上涨0.67%、0.71%、1.52%、1.16%;工业金属中,铜价下跌0.21%。汇率方面,在岸人民币汇率持稳于7.3317,离岸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至7.3413。
资金成为市场焦点。截至1 月14 日,银行体系净融出规模由2.50 万亿元再降至2.20 万亿元,过低的资金供给也使得银行间流动性开盘即紧。随后央行公告逆回购操作规模为9595 亿元,由于今日MLF 到期量较大,达到9950 亿元,叠加11 亿元的逆回购到期规模,资金反而净回笼366 亿元。供给担忧未能缓解,资金市场的“不适感”贯穿整个交易日,由早至晚四个时点的CNEX 资金情绪指数分别为66、70、65、81 点,尾盘隔夜利率一度高达16%。全天加权后,R001、R007 分别上行19bp、11bp 至2.73%、2.69%,民生银行资金情绪指数反弹至67.9%,创2024 年9 月中旬以来新高。
参考2024 年12 月的资金表现,逆回购余额自12 月20 日起开始由1.78 万亿元峰值回落,MLF 续作规模仅为3000 亿元,远不及当月15 日到期的1.45 万亿元规模,然而资金利率整体维持稳定,即便因为跨年压力小幅上行,但最高仅至2.23%,背后或是1.40 万亿元买断式回购提供的稳定器作用。结合资金表现来看,虽然央行买断式回购公告时点为月末,但具体操作时点大概率出现在月中。在今日资金利率趋向极端化的背景下,市场普遍猜想类似去年12 月的大额买断式回购很有可能将在不久后落地。
受到资金极紧的影响,存单发行利率节节高升。据各银行1 月15 日询价结果,1 月16 日3 个月、6 个月大型国股行存单发行利率普遍上行2bp、3bp 至1.66%、1.69%,9 个月及以上存单发行利率变化不大。目前大部分银行2025 年存单发行总额限制或暂未下达,部分银行或通过发行短期贵价存单以解燃眉之急,一方面3-6 个月存单将在年内到期,不影响年末存量;另一方面,当前发行成本过高,缩短久期也利于控制成本。因此,拉长时间来看,事件冲击下的存单利率上行,可能均是增配机会。
现券行情未受资金影响。今日无论资金价格如何波动,现券市场始终“稳如泰山”,部分短久期利率债收益率甚至下行;长端利率则先下后上,尾盘受到资金过紧的扰动,部分机构或选择将长债变现,但全天来看,7-30 年国债收益率上行幅度普遍不及1bp。结合机构行为观察,据CNEX 整体分歧指数,基金是全品类、尤其是10 年期的长端品类的最大买盘。
短期根据资金变化选择策略,如果周四或周五银行体系供给规模明显回升,资金利率回归中性水平,或反映央行暗线或悄然落地,此时可考虑追加现券仓位,等待1 月20 日特朗普上任之后的外部环境变化。考虑到当前曲 线曲率较大,5 年品种或相对占优;如果资金面迟迟不稳,叠加16 日起进入1 月大税期的走款期,闲置资金做逆回购融出或是更优选择。
A 股行情略有回落,全天成交额12119 亿元,较昨日(1 月14 日)缩量1601 亿元,较五日均值放量414 亿元。全市场32%的个股实现上涨,较昨日的99%有所下降;82 只个股涨停,少于昨日的160 只。分市值来看,微盘品种表现领先,Wind 微盘股指数上涨0.04%,而沪深300、中证500 和中证1000 则分别下跌0.64%、0.89%和0.61%。风格层面,国证价值指数无明显涨跌幅,而成长指数则下跌0.93%。
分行业来看,科技、消费和红利板块均表现分化。31 个SW 一级行业中,仅5 个行业上涨。科技板块表现分化,传媒上涨1.29%,而国防军工、通信、计算机和电子则分别下跌1.80%、1.06%、1.03%和0.98%。消费品种表现同样存在差异,社会服务、商贸零售和纺织服饰分别上涨0.51%、0.26%和0.22%,而美容护理、家用电器和汽车分别下跌0.70%、0.64%和0.62%。此外,在红利板块中,仅银行上涨0.81%,而煤炭、石油石化、交通运输和公用事业分别下跌0.58%、0.58%、0.36%和0.32%。
今日回调属于大幅反弹后的常规调整。回顾昨日的反弹行情,其本质是市场的底线思维较为牢固,当量价均来到低位时,美国关税政策压力缓解、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政策加码等利好预期发酵,推动行情走强。而当上涨发生之后,底线思维对行情的支撑有所减弱,同时持续上涨的逻辑尚未完全形成,行情则在兑现压力下小幅调整。
事实上,昨日的反弹行情类似“放大版”的1 月7 日,均为近期在量价触底后,由科技品种带动的反弹行情。类比来看,后续震荡行情可能延续,量价触及低位后或将再度迎来反弹。
红利&微盘股表现靠前,避险情绪和题材行情同时显现。在今日的回调行情中,中证红利和Wind 微盘股指数分别上涨0.03%和0.05%。其中,红利占优反映出市场大涨之后,资金避险情绪有所发酵,同时红利指数仍处于阶段性低位,存在一定的补涨空间。而微盘股的走强主要由题材行情推动,小红书平台指数、AIGC 指数分别上涨5.67%和1.21%,反映出热门题材仍受到市场关注。值得注意的是,科创50 边际回调,此前领涨的核心品种日内大多高位回落,指向今日的题材行情或许不能等价为科技板块的反弹。结合1 月业绩预告将陆续发布的情况来看,部分科技品种行情可能受到扰动,以科技为核心的强势行情或许仍在酝酿过程中。
整体来看,今日市场缩量回调,波动率预期有所下降(沪300ETF IV 指数下跌4.08%),指向短期内震荡格局或将延续,直至政策预期再度成为主导力量。分板块来看,在政策预期发酵之前,行情可能在科技和红利之间轮动。科技龙头短期内或继续呈现震荡走势,而中期行情则受到AI&半导体产业驱动+国产替代的逻辑支撑。红利品种“纯债替代+避险”的逻辑并未受到显著冲击,目前价格仍处于阶段性低位,存在一定的补涨空间。在海外不确定因素等利空落地之前,分散配置或是相对稳健的策略。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