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系列(二):OPTIMUS引领行业 全球竞速突围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提速,海外主机厂产业化趋势提速当前全球人形机器人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特征,海外产业化趋势提速。特斯拉引领海外人形机器人发展进程,英伟达则着力于软件平台端发力,不断完善机器人训练、深度学习的架构。
Figure AI、Sanctuary AI、Agility Robotics 等企业也在2024 年前后推出各自新一代机器人,并加速推进自己商业化部署。从能力来看,海外机器人在搬运、分类、堆叠物品以及远程操控等功能方面多有配置。从产业趋势来看,2025 年或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可实现成熟应用及稳定行走、灵巧手功能在持续优化。人形机器人为广阔大蓝海,工业和消费应用场景丰富,市场空间广阔。据Goldman Sachs Research,人形机器人有望分别于2025-2028、2030-2035 年在工业场景和消费场景实现经济可行性,未来销量有望达百万台,以单机售价20 万元测算,市场规模可达2000 亿元。
海外特斯拉引领行业,海外企业商业化部署较快目前海外布局企业众多,包括Tesla、Figure AI、Boston Dynamics、Sanctuary AI、AgilityRobotics、1X Technologies、Apptronik 等。1)特斯拉:技术迭代较快,量产在即。Optimus灵巧手持续进化,集成了更强大的AI 驱动神经网络,能够自主学习、适应复杂环境,并执行动态任务。同时特斯拉2024 年四季报电话会上,特斯拉表示Optimus 机器人2025 年内部规划生产1 万台,2026H2 将向外部公司交付Optimus,并计划于2026 年初或年中推出生产设计版本2。产线产能也将从目前的1000 台/月后续升级至1 万台/月,并再之后计划达到10 万台/月产能。在大规模量产的同时成本也将快速下降,未来Optimus 量产达100 万台后生产成本预计将低于2 万美元。2)英伟达:以软件入局,2025 年CES 上发布NVIDIA Cosmos 平台,可以从文本、图像和视频等输入组合以及机器人传感器或运动数据生成基于物理的视频,首批合作用户达14 家机器人企业。3)波士顿机器人:2024 年4 月推出电驱版Atlas 以更好推进商业化。4)Figure AI:集成了OpenAI GPT-4.0 多模态大模型,大脑能力优异。2024 年8 月推出Figure 02 在软硬件及商业化应用上具有较大突破。5)Sanctuary AI:专注上肢能力,2024 年12 月推出具有轮式底座的第八代Phoenix 机器人,可捕获高质量数据,改进了视场和遥测系统,并增强了人机交互。6)Agility Robotics:专注工业化应用场景,2024 年9 月推出第四代Digit,商业化部署领先,现已于GXO、舍弗勒、亚马逊等公司开启合作。
投资建议:海外主机厂百花齐放,人形机器人量产应用指日可待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2025 年量产元年开启,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布局。随着老龄化加剧、人力成本上升,人形机器人在多场景的应用需求将持续增长。海外企业软硬件技术迭代加速,应用场景持续扩大,规模化商业应用有望加速落地。建议关注技术领先的主机厂,以及具备核心零部件技术、与头部企业深度合作的零部件企业。
风险提示
1、技术发展不及预期;2、规模化降本不及预期;3、商业化应用不及预期;4、法律及伦理道德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