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周报:美国对华加征10%关税落地 内需有望扩张 建议关注优质基建央企和国际工程企业
本周投资建议:
2 月1 日,美国政府宣布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我国出口活动后续或将承压,政府或通过扩内需、稳投资、稳地产等增量政策对冲出口影响,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加大,国内基建政策存在补短板加码预期。
2025 年来看,我国财政政策更为积极,财政赤字率或呈一定幅度提高,超预期逆周期调节力度或将加大,同时基建投资端资金支持力度加大,结合化债政策持续推进下,需求端和资金端共同发力助力全年基建投资持续修复,进而带动龙头企业经营好转。
同时,基于战略角度,国内企业后续有望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业务布局,海外市场或为中国建筑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需求支撑点,建筑基建产业链及出海工程充分受益。
2025 年1 月,深圳和上海二手房成交数据亮眼,深圳成交5539 套二手房(同比+27.30%),上海成交1.83 万套二手房(同比+11.41%),延续去年10 月以来二手房市场回暖趋势。2024 年9 月底地产新政推进下,二手房销量年内迎来反弹。以上海为例,9 月二手房成交套数为1.59 万套,10 月、11 月、12 月分别为2.44 万套、2.71 万套和2.97 万套,其中12 月单月成交套数创近3 年半以来新高。2024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稳楼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奠定房地产市场发展主基调。2025 年随房地产宽松政策持续推进,房地产销售市场有望持续修复,前端设计标的有望迎来基本面改善和估值提升。
建议关注:
1)2025 内需有望扩张,财政发力叠加化债实施助力基建基本面改善,央企市值管理驱动破净建筑央企价值提升: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中冶;
2)基建设计企业位居产业链前端,受益财政/投资加码预期和化债实施,龙头业绩稳健、竞争力更强,建议关注:地铁设计、中交设计;
3)地产政策宽松基调持续,地产销售持续止跌企稳,前端设计标的有望迎来基本面改善和估值提升,建议关注主业发展稳健,同时布局新兴业务,有望创造新业绩增长点的标的:华阳国际;
4)国际政局变动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业务布局投入力度或加大,建议关注海外细分领域竞争力突出的国际工程服务商:中材国际、中钢国际。
中长期配置主线建议:
国际政局有望驱动内需扩张,2025 年财政政策持续发力,提升赤字、扩大专项债发行规模、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助力基建投资稳健增长。随化债措施逐步落地,政府投资在建项目实施进度有望提速,工程付款改善可期,同时新建项目投资资金/资源空间释放,叠加明年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预期,助力创造基建投资增量需求。扩内需预期下,地产政策或将继续出台,地产行业下行态势改善可期。此外,基于发展战略角度,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业务布局投入力度或加大,建筑行业多家头部企业积极扩展国际化布局,海外工程建设释放市场需求增量。目前建筑行业央企基本面整体稳健,经营质量改善为各家目标,央国企集中度持续提升,财政预期加码叠加地方政策化债落地实施,驱动公司基本面修复,叠加市值管理、国企改革和鼓励分红持续推进,估值有望提升。建议关注低估值基建龙头、基建设计龙头、国际工程优质标的和地方基建龙头国企:
(1)低估值建筑央企:财政预期加码叠加化债落地实施,建筑央企经营指标有望改善,央企市值管理全面推开,助力低估值央企估值提升,建议关注: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铁。
(2)基建设计标的:基建设计企业位居产业链前端,受益化债落地和财政加码预期,龙头业绩稳健、竞争力更强,股东资源赋能充分,存在资产重组可能性,建议关注:地铁设计、中交设计。
(3)出海优质龙头:基于发展战略角度,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业务布局投入力度或加大,建议关注海外业务占比高,海外订单持续增长,海外细分领域竞争力突出的国际工程服务商:中材国际、中钢国际;
(4)优质地方国企:业务所在区域财政状况相对占优,公司自身经营稳健,围绕主业进行产业链拓展,现金流或ROE 表现亮眼,建议关注:隧道股份、地铁设计;
(5)建筑+商业模式占优个股:区别于传统垫资的工程承包企业,制造模式以及向设备、运维等领域转变的个股更受益于商业模式带来的经营指标改善和未来估值提升。建议关注:中材国际。
风险提示:政策实施不及预期、经济下行风险、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地产回暖不及预期、地方财政增长缓慢风险等。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