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产业周报:产品迭代叠加政策催化 具身智能加速孕育
周度行情回顾
2025 年2 月23 日至2 月28 日,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下跌4.61%,相较沪深300 指数跑输2.39pct;年初至今累计涨跌幅来看,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上涨39.13%,相较沪深300 指数跑赢37.30pct。
周度热点回顾
政策端,2 月28 日,《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 年)》正式发布。指出到2027 年,在产业规模方面,北京将培育产业链上下游核心企业不少于50 家,形成量产产品不少于50 款,在科研教育、工业商业、个性化服务三大场景实现不少于100项规模化应用,力争推动万台具身机器人规模落地,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并将建设不少于2 个具身智能特色产业集聚区,打造具身智能领域产教融合基地,营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具身智能产业生态。
产品技术迭代方面,2 月27 日,Figure AI 发布了一段视频,宣布将上周推出的首个VLA 模型Helix 应用到Figure 02 人形机器人上,并让机器人进物流工厂分拣快递,部署这项工作总共花了30 天。视频中可以看到,一整排机器人可以比较流畅地抓取、摆放快速,虽然速度看起来比起人类分拣还差了一些。通过头部戴在的摄像头,机器人可以识别快递上的条码,对于不小心漏拣的快递,可以进行自我校正。
重点公司方面,五洲新春公告称,公司拟与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新昌县高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拟投资生产行星滚柱丝杠、微形滚珠丝杠、汽车转向系统丝杠、刹车驻车系统丝杠、悬挂减震系统丝杠、通用机器人专用轴承等产品,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5 亿元,总用地约100 亩。
周观点
两会在即,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作为数字新质生产力的标杆赛道,已被中国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根据《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其被定位为“颠覆性平台产品”,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第四大通用技术载体。伴随人形机器人具备跨场景(工业、医疗、家庭服务)的通用性,可无缝适配人类现有基础设施,重塑服务业智能化格局。目前,国外以特斯拉、Figure、1x,国内以宇树科技、智元、星动纪元为代表的厂商纷纷展示自身进度,具身智能正在加速孕育,对应百万台人形机器人市场可达千亿市场。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相关产业链将蓬勃发展,看好卡位各核心零部件赛道核心企业。
建议关注:五洲新春、震裕科技、兆威机电、绿的谐波、中大力德、中坚科技。
风险提示
人形机器人发展不及预期风险;政策不及预期风险;行业内竞争加剧风险;零部件降本进程不及预期风险;应用场景不及预期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