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专题:长端补跌到位了吗?
债市调整到什么位置了?
债市调整行情演绎至今,短端已然趋于修正提前交易的降息预期,长端此前在配置力量的支撑下调整幅度则相对有限。若以12 月货币政策定调“适度宽松”时点为界,2024 年11 月,10 年、30 年国债利率减去基准利率(2024/6/30 之前为1 年期MLF 利率,之后为7 天逆回购利率加点50BP)的中枢为9、27BP,12 月分别为-20、3BP,其中,12 月下旬为-28、-3BP。2025 年1 月,利差中枢进一步下行至-36、-12BP,2 月长端迎来一定的调整,10 年国债与基准利率的利差小幅上行至-33BP,30 年则进一步下行至-14BP。
长端利率重定价?
2024 年的债券牛市,在波浪式修复的基本面、平稳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极致演绎的“资产荒”格局等因素助推下,债市利率几乎单边下行,背后或存在如下共识或惯性的牵引:(1)基本面待进一步提振的现实;(2)“资产荒”的逻辑;(3)“每调买机”的惯性。
当下,上述逻辑是否出现了一定的变化?长端利率会在“每调买机”惯性驱动下再度走强,还是在新一轮信用扩张周期的孕育中面临重定价?具体来看:
(1)基本面:去年四季度以来,各项数据持续验证经济基本的渐近修复,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除季节性波动外,整体存在总量超预期但结构待优化的现象,当前基本面企稳的持续性和宽信用的进程待数据的进一步验证。(2)供需格局:2025 年债市供需结构或趋于改善,但在基本面改善待持续验证的情形下,市场对于今年“资产荒”的延续仍有一定预期。需求端关注股市和实体或对债市资金形成分流效应。供给端2025 年政府债供给规模将提升,信用债的供给或也将逐渐修复。(3)“每调买机”:当前市场对于基本面是否企稳、货币宽松的推进节奏等预期相对不稳,情绪较为谨慎,在基本面和供需结构已然渐近改善的背景之下,市场对于中长期维度下债市持续走牛的预期出现动摇。
长端利率如何定价?首先,若以政策利率为“锚”,10 年、30 年国债利率在经历近期的调整后,或一定程度修正降息预期,但或仍隐含15-20BP 的降息预期。其次,参考2022 年以来的历次降息,债市往往存在提前交易降息预期的趋势。当前债市已逐渐修正此前极致超额定价的降息预期,但仍隐含一定的降息预期。第三,资金利率来看,近期各期限国债利率与DR007 的利差虽有所回升,但仍显著偏离2024 年以来的中枢。此外,参考名义GDP 增速,长端利率或一定程度偏离经济基本面。
往后看,长端利率如何演绎?短期内,或主要取决于资金面和股市演绎,一方面,3 月以来资金利率中枢整体下移,但政策端对于资金面态度或难言宽松,另一方面,近期“股债跷跷板”效应较为明显,一定程度增加债市赎回压力。故而,仍需关注货币宽松的推进节奏及权益市场的演绎,若货币宽松预期面临持续修正,债市的调整行情或难言结束,需要关注由此引致的赎回扰动,叠加当前债市情绪较为脆弱,或放大长端的调整压力。区间而言,10 年国债或有可能调整修正至1.9-2.0%。但当前上述三点逻辑或仍处于验证期,在宏观图景和供需格局暂未发生大幅转变之前,趋势性上行的空间或仍有限,震荡走弱或成为主旋律,期间可把握一定的交易配置机会。
中长期而言,后续或仍需保留一份谨慎,交易上考虑快进快出,尤其是在近期社融信贷修复呈现向好趋势、权益市场表现较为强势的情形之下,长端利率中枢或对降息仍有重定价空间,后续需进一步关注实体融资修复的持续性以及权益市场表现。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基本面变化超预期;海外地缘政治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