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号化债区域观察系列之三:青甘宁化债效果及投资机会分析

证券之星 2025-01-05 00:23:29
股市要闻 2025-01-05 00:23:29 阅读

  青海、甘肃、宁夏地理位置相邻,人均GDP 等指标也较为接近,是西部大开发战略覆盖的核心地区,且均为存量债务规模较小的化债重点省份,在区域信用分析视角中较为适合进行综合对比,有以下特征:

      1、 经济债务结构方面,经济总量整体均偏小,均属于资源型省份,财政收入对转移支付依赖大;目前有存续债的城投企业大多位于省级和省会,层级较高区域重要性突出,政府整体偿债意愿较足,目前下达的置换额度对城投有息债务覆盖比例较高,特别是青海、宁夏达60%以上。

      2、 区域信用环境方面,一揽子化债方案推出之前,信用风险舆情对区域融资环境有所冲击,甘肃、青海信用利差波动或存在一定跨区域传导效应且均处于较高水平,在化债政策护航之下开始显著收窄。宁夏区域城投未曾出现过明显风险事件冲击,市场认可度相对高。

      3、 化债效果方面,首先,2023 年青海、宁夏在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超额完成年度化债任务,甘肃也表示纾解地方政府平台债务超千亿;其次显债置换隐债后2024H1 青甘宁城投有息债务总量均未迎来下降拐点,但债务增速明显放缓;最后,三省(区)城投债务期限结构均有所拉长,城投利差快速收敛,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综合来看,当前青甘宁三省(区)债务风险可控,属于化债政策支持下修复效果较好区域,在2027 年之前到期的短久期债券信用风险较低,且仍存在相对利差,具有一定投资价值,可关注短久期债券及省级主体挖掘空间。

      1、 挖掘2 年以内高票息债券:建议筛选隐含评级AA-以上、行权估值收益率大于1.9%、剩余期限在0.3y-2y 以内的债券,12 月下旬信用利差被动走阔背景下甘肃、青海、宁夏区域利差已回升到30%、28%、25%的历史分位数水平,若后续信用补涨三省(区)短端配置性价比较高。

      2、 省级主体高流动性债券拉久期:宁夏、甘肃省级主体评级相对较高,无历史舆情,估值调整时波动相对较小,建议筛选隐含评级AA 及以上、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下的省级主体,选择流动性评分较高、行权估值收益率大于2、期限在2~5 年范围内的债券进行投资。对于配置盘而言票息性价比较高,可以作为底仓;对于交易盘也有一定的流动性保护,可在合适的时机参与赚取资本利得。

      区域定位及发展沿革:西部大开发驱动区域发展,资源型省份特点突出。三省(区)均属于资源型省份,上市公司中能源、化工、金属行业占比较高,甘肃省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新能源优势,重点发展有色冶金、新能源等产业;宁夏利用黄河流域优势,发展化工新材料、葡萄酒等特色产业;青海省凭借生态资源,重点发展水电、油气、盐湖化工等资源型产业。

      经济、财政与债务结构:经济结构方面,三省(区)GDP 增速接近,固投贡献较大,净出口稳定占比较低,仅宁夏常住人口为净流入且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财政结构方面,甘肃综合财力高居第一,接近青海和宁夏的两倍,宁夏综合财力居于末位,三省(区)转移性收入均占比较高,政府性基金收入贡献较小,土地成交额明显收缩,城投拿地占比较小。债务结构方面:甘肃省经济发展对政府举债依赖程度较高,宁夏负债率明显低于青海、甘肃,青海广义债务率最低。

      青甘宁存量发债城投梳理:青甘宁存量债券规模较小,受名单内企业发债审核趋严、金融债务置换影响,近两年三省(区)城投债净融资均呈收缩态势,有存量债的城投公司不足20 家,其中甘肃、宁夏、青海分别为11 家、6家、2 家,主要分布在省级和省会城市,省级企业退平台节奏或较为靠前。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风险,数据统计与计算或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超预期信用风险事件发生;“赎回潮”将持续对市场形成扰动。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