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社融数据点评:“沪金溢价”是当下重要的货币现象

证券之星 2025-01-16 08:54:16
股市要闻 2025-01-16 08:54:16 阅读

  本报告导读:

      近期“沪金溢价”由负转正(隐含的汇率预期在7.38 左右),意味着国内资本寻求外海多元配置的需求略有回升,对国内流动性有一定的虹吸效应(非银存款回落),因此,对于当下流动性驱动的市场环境,“沪金溢价”是重要的货币现象,持有沪金是一种较好的对冲手段。

      投资要点:

      2024年12月社融存量增速上升至8.0%(前值7.8%),新增社融2.85万亿元,同比多增9249亿元。政府债仍是社融的稳定盘,化债方案持续推进,政府债新增净融资1.76万亿,同比增加8288亿元。此外,企业债券是12月社融的重要支撑项。企业债券同比多增2588亿元,一方面是低基数,另一方面也有企业利用快速下行的利率环境降低融资成本的考虑,体现在12月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共发行6580亿元,同比多增1610亿元,净融资同比多增2728亿元。

      12月新增信贷9900亿元,同比少增1800亿元。化债政策对12月信贷数据的扰动未消。化债导致银行信贷资产规模下滑程度较高,但与11月不同的是,票据融资又回到了同比高增的状态,可能与企业使用低成本票据置换高成本贷款有关,这和中票与短融高增互为印证,意味着企业信用仍有待企稳。与企业不同的是,居民信用继续表现出扩张态势。

      12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14.4%,较11月增速(11.6%)继续提升。结构来看,一线城市同比回落,二线城市增速上升,三线城市降幅收窄。然而,从1月前两周的高频数据观察到,一二线城市商品房成交均有一定回落,因而需关注居民信用扩张的持续性和弹性。

      12月M2增速微升至7.3%(前值7.1%),M1增速回升至-1.4%(前值-3.7%),M1-M2剪刀差延续收窄态势。化债推进下,存款与货币增速表现分化。12 月存款增速由6.9%下行至6.3%,而M2 增速却由7.1%升至7.3%。由于财政存款不计入M2,因此化债资金的使用会消耗财政存款,并转化为企业、居民、或机关单位存款,在这个过程中,存款总体规模不会发生变化,但会加大存款与M2 的分岔。此外,M0(流通中的现金)也是导致存款和M2 分岔的原因。由于化债过程中涉及到取现需求,加上春节前1-2个月居民对现金需求的季节性抬升,导致12月M0同比增长较多。

      “沪金溢价”是当下重要的货币现象。

      由于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因此“沪金溢价”(黄金购买力平价与汇率的价差)反映了市场对于汇率的预期,也便于跟踪跨境资本流动的方向;

      近期“沪金溢价”由负转正(隐含的汇率预期在7.38 左右),意味着国内资本寻求外海多元配置的需求略有回升,对国内流动性有一定的虹吸效应(非银存款回落),因此,对于当下流动性驱动的市场环境,“沪金溢价”是重要的货币现象。

      另外,“沪金溢价”和“掉期溢价”之间具有趋同效应,因此,在掉期溢价持续高位的环境下,对于沪金溢价的判断需要更加谨慎,持有沪金是一种较好的对冲手段。

      风险提示: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修复进程不及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